电影《火烧红莲寺》续集右一为胡蝶
而这一系列电影的成功摄影董克毅更是功不可没。如何将小说中飞扬走避、驭风而行的场景搬上银幕,董克毅可谓苦心孤诣,开创了中国电影特效的先河,他查阅了当时能见到的外国资料,通过其中的简略加载克服了一个有一个难点,并借鉴传统戏剧和魔术手法等技巧,别出心裁地创立了武侠电影中最早的吊钢丝的特技,第一次逼真地再现了大侠们腾云驾雾、剑光斗法等现象中的场景。同时,为了视觉效果,在上海反映时,对一些精彩的打斗片段还通过人工着色的方法,将红姑的服装逐格染成红色,使红姑这一形象更加活灵活现,并冠以“彩色片”名义在市场上叫卖。
胡蝶当时被誉为电影皇后,风头一时无两,她的票房号召力为这一系列电影的成功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她在电影中衣袂飘飘的侠女形象更是让诸多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在此期间,胡蝶还主演了《大侠复仇记》《女侦探》等武侠片,成为风靡一时的武侠巨星,也奠定她在民国影坛上的头牌地位。
正是这种黄金搭档的组合,使这一系列电影成了中国影史上的一道炫丽的“风景线”。
电影《火烧红莲寺》续集中为胡蝶
岁月畅想:萍踪侠影,香江续脉
这一系列电影的走红,开辟武侠电影这条新路。
流风所及,各家公司纷纷效仿,造成了影坛到处起火的“乱象”。一时间,掀起了一场火烧各类寺、庙、庵、寨、城、庄等“火烧片”的跟风之作名噪一时,比如《火烧青龙寺》《火烧白雀寺》《火烧剑锋寨》《火烧百花台》《火烧九龙山》《火烧白莲庵》《火烧七星楼》《火烧灵隐寺》《火烧平阳城》《火烧韩家庄》等等,成为当时影坛一道奇异的风景。
盛极必衰。这场高烧不退的武侠电影由于过于千篇一律的套路化,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弧,制作越来越粗制滥造越来越庸俗化,最终走向了穷途末路。
电影《火烧红莲寺》中的胡蝶、郑二秋、夏佩珍
新奇之后,社会上对这种电影的批评的声音也逐渐多起来。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相继发生之后,这种完全脱离现实的武侠电影更是饱受人们诟病,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这种麻痹人们意志的电影更是成了千夫所指。
于是,1932年国民政府成了电影检查委员会,明令禁止提倡迷信邪说的武侠神怪片,树大招风的《火烧红莲寺》首当其冲遭到查封,但这种类型的武侠片却就此在中国电影史上深深地扎下根来。随后一些导演转至流落至香港,并于1935年在香港拍出了第19集《火烧红莲寺》。而后随着有声电影的兴起,“孤岛”时期张石川又把封存多年的《火烧红莲寺》重新推向市场,1940年艺华影业公司又重拍了《火烧红莲寺》,但这些都是强弩之末的回光返照。
电影《火烧红莲寺》戏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