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一片红色的沃土
在这片沃土上,许多红色文艺经典熠熠生辉
成为现当代文艺史上一座又一座高峰
穿透历史风云
重温红色经典
快来看看与燕赵大地相关联的经典红色曲目
你会唱几首?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岁青年曹火星,虽然没有手握钢枪与敌人战场厮*,却用自己对于革命的深刻理解谱写出了一曲经典之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在当时鼓舞了千千万万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老百姓。
曹火星是河北省平山县西岗南村人。虽然出生在农民家庭,因父亲和大哥都受过中等以上教育,村小学的老师又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自小就接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思想熏陶。1943年,19岁的曹火星已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为了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开展文艺活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于是,就有了曹火星和队友的堂上村之行。曹火星和队友到了村里后,平日一边书写抗日标语,组织村里的文艺宣传队唱歌、排戏,一边搞创作。常常队友们都睡了,曹火星还在马蹄灯下专心致志地进行词曲创作。他回想到之前在剧社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感到生活在革命队伍中的温暖;再联想到亲眼目睹的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抗战的情形,脑海中突然跳出几天前读过的延安《解放日报》上的一篇社论文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曹火星心潮澎湃,在纸上写下这些话语。经过反复修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诞生了。
曹火星(右)与战友合奏
后来,随着解放大军南下的步伐,这首歌传遍了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的一天,*在中南海听到女儿李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他认为这个话不准确,因为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是先有中国,后来才有共产党。所以,应该在“中国”前面加一个“新”字,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从此,就有了流传到现在的经典旋律。
《妈妈教我一支歌》
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创作于1981年6月,词曲作者杨涌和刘虹是一对夫妻,一个填词、一个作曲,歌曲中妈妈教女儿演唱的正是河北平山人曹火星创作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杨涌希望《妈妈教我一支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刘虹在创作中自然和谐地再现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主题乐句,并使之与全曲融为一体,唱起来格外亲切,引人深思。
《妈妈教我一支歌》一经问世,便引起了人们感情上的共鸣,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时光荏苒,《妈妈教我一支歌》已经不知不觉唱响了40多个春秋冬夏,唱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唱进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窝里。
《团结就是力量》
这首唱响全国、将无数热血赤子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的歌曲是20世纪40年代抗战烽火中在河北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黄泥区北庄诞生的。
1943年6月,当时牧虹、卢肃所在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根据边区部署组成了两个队,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西北战地服务团平山队为了配合保卫麦收、反对敌人抢粮作战的任务,就在该地区一天一个村地进行巡回演出,做宣传工作。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参加当地的减租减息斗争。广大农民为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团结斗争的巨大力量,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也给了他们创作灵感。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决定创作一部作品。他们俩一起在三四天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综合大家建议,决定由牧虹写词,卢肃谱曲,为该剧增加一个幕终曲,于是,《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经典歌曲就这样诞生了。
《团结就是力量》色彩鲜明,曲调流畅,节奏有力,朗朗上口,简单易学,整首歌曲带有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它之所以久唱不衰,成为永恒的传世经典,正是因为其在音乐上的独特艺术创作手法以及它所表达的昂扬奋进、无所畏惧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歌唱二小放牛郎》
1942年5月1日起,日军以5万余兵力,采取“铁壁合围”“拉网扫荡”战术,对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史称五一大“扫荡”)。冀中军民在反五一大“扫荡”的浴血奋战中,采取小部分主力在内线坚持斗争,大部分主力转移至外线寻找机会歼灭日伪军的作战方针,展开反“扫荡”作战,表现了英勇善战、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
经历过这段日子的记者方冰和作曲家劫夫被战斗中百姓们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共同创作了在当时为数不多的以典型人物为主角的音乐作品《歌唱二小放牛郎》。歌里的王二小是一位13岁的少年,为了保卫转移的乡亲和后方机关,他佯装给前来扫荡的日军带路,却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日军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起王二小,将他摔死在山石上面。
尽管“王二小”是一个艺术形象,但根据地很多百姓都觉得,他就是自己身边的小英雄。平山县的闫福华、涞源县的王禾、顺平县的王璞等,这些孩子们在党的培养下用自己的鲜血浇灌了民族觉醒的种子,最终抗战的胜利旗帜飘扬在中华大地上。
《北风吹》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熟悉的旋律,讲述“白毛女”喜儿的故事,感动了几代人。20世纪40年代,平山县天桂山一带,流传着白毛仙姑的传说。《晋察冀日报》记者李满天在冀西平山、阜平一带采访时,了解到白毛女的故事,创作了小说《白毛女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于1945年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首演。在音乐方面,剧组认为,此剧人物形象来自晋察冀,曲调风格就应该有太行山区的元素。于是,作曲者鲁艺音乐系的马可、张鲁等人,与导演王滨商定采用河北地方曲调《小白菜》为音乐素材,创作出了主题曲之一、脍炙人口的《北风吹》。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我给我喜儿扎起来……”这段有着浓郁河北民间音乐特色的唱段,曾唤起多少人的共同记忆,至今家喻户晓。《白毛女》是我国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是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新中国成立后,《白毛女》又被改编为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
《地道战》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最困难的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战斗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利用“地道”这种特殊的方式与日伪军斗争。
1942年夏天反“扫荡”开始后,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号召人民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并不断完善构造,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到1944年冬,全冀中共挖地道1.25万公里,仅冉庄一地就利用地道对敌作战72次,配合正规部队作战85次,歼灭日伪军2100多人,我方只牺牲1人,使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阻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地段。
1966年元旦,描写这种斗争方式的电影《地道战》上映,导演任旭东和作曲家傅庚辰为电影特别创作的同名主题曲也红遍大江南北。
《拥军花鼓》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以后,对密切军政关系、军民关系非常重视。1940年1月,*在讲话中说道:八路军也是老百姓,军队不能忘本,本就是工农;老百姓是主人,我们要军民合作;大家团结起来,日本侵略者一定会被打倒的。但由于条件艰苦,放松了教育,在部分部队中存在着侵犯群众利益的情况。1940年8月,八路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严整纪律改善军政军民关系的训令》,从1942年年底开始,陕甘宁边区部队率先开展了拥政爱民运动。1943年10月,中央决定,以后每年的阴历正月都要举行一次拥政和拥军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从此,“双拥”成为我军的光荣传统。
在这场运动涌现出的歌曲中,影响最大、最为著名的就是这首《拥军花鼓》。河北籍音乐家安波根据陕北民歌《打黄羊调》填词编曲,既保留了陕北花鼓和民歌的元素,又注入了拥军爱民的内容,描绘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根据地广大群众赶着猪、羊慰劳八路军的动人情景,成为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的见证。
《党啊亲爱的妈妈》
《党啊亲爱的妈妈》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歌词由河北邯郸市的龚爱书所作,后由佘志迪改写,同为河北邯郸市的马殿银、周右非常喜欢这首歌词,就给它谱了曲。
听着《唱支山歌给党听》成长起来的邯郸词作家龚爱书虽然2岁时就失去了生母,但他很早就从歌声中感受到党的伟大。青年时在矿上当工人,他和工友们常在一起念着顺口溜:“党是妈,矿是家,听妈的话,建设好家。”1981年,一直坚持业余创作的龚爱书如愿调进市群艺馆,专门从事歌曲创作。在学习班上他写出了名为《妈妈,你的恩情该怎样报答》的歌词,由邯郸作曲家马殿银、周右谱曲并开始演出。
1982年,湖南电视台筹备“七一”晚会,为了紧扣晚会主题,长沙词作者佘致迪经过龚爱书同意,对歌词进行修改,歌名随之改为《党啊,亲爱的妈妈》。这首歌又被来长沙演出的中国广播艺术团带回北京,交给青年独唱演员殷秀梅,并登上了1984年央视春晚的舞台,唱响大江南北。
该曲旋律优美,词作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歌词从写妈妈入手,又将党比作妈妈,含辛茹苦地培养儿女成人,歌颂了党的崇高和伟大,歌颂了如母亲一样哺育中华儿女的中国共产党,唱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该曲旋律优美、好听,音域不宽,适合老百姓传唱,广外流传,经久不衰,在听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老乡亲》
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文工团创作了一首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父老乡亲》。这首歌的词作者石顺义是河北沙河人,1970年入伍,因为部队驻扎在农村,他扎扎实实地过了8年乡村生活。从1985年接到创作任务开始,他数易其稿但始终不满意。直到5年后,1990年的一个晚上,石顺义下班回家,妻子说有个陌生人送来几斤绿豆、几斤小米,却没留名字,只说是家乡特产。这让石顺义心里很不平静,他回想起房东一家宁愿吃高粱小米,也要用白面给战士们包饺子;生病时,房东大妈像母亲一样守候在自己身旁,还*掉正在下蛋的老母鸡给自己熬汤喝……万般思绪涌上心头,石顺义坐在书桌前,含泪写完了歌词。
作曲家王锡仁很快以北方梆子戏和山东民歌为素材完成谱曲。心里有乡亲,脚下有泥土,歌曲才能写得如此动情。1990年央视《军民团结向前进》晚会上,这首刚刚创作完成的《父老乡亲》打动了亿万观众。
(综合自河北共产党员网、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封面新闻、河北省音乐家协会、河北日报,编辑高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