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威
(作者周威,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忠犬八公》又翻拍了。每隔一段时间,“忠犬八公”这个IP就要被拿来回炉锻造,毕竟这个形象符合人们对“忠”与“信”的期待,也符合人们对人犬关系的美好想象。然而,了解了“八公”的真实经历,以及这个IP是如何被刻意打造的,又不免唏嘘——我们对八公的认识,是不是只能停留在那些被美化甚至被虚构的故事情节上?能否打破自我感动的滤镜,对真实多一些追索,对人性多一些思考?
本土化可谓用心,但仍有照搬的生硬感
首先,能看出来,本片的本土化还是很用心的。故事背景放在了山城重庆,狗狗也不再是日本的秋田犬,变成了中国土生土长的犬种。甚至名字,都变成了非常有川渝文化特色的,取自麻将牌的“八筒”。“八筒”的经历,也变成了从搬迁(对应的背景是三峡大坝建设)屠狗场死里逃生,和下乡考察的陈静修副教授偶遇,最终牵出了一段人狗情缘。这些设定,都算成功。
但是,片中仍有很多情节效仿原版电影的设定,显得生硬,甚至不合理。日本原版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30年代,抛开文化背景等因素,当时的生活水平,交通通信的便利性,乃至猫狗等动物饲养的理念和方法,都无法和21世纪的中国相比。真实历史中的八公之所以一直在车站徘徊,并非等候主人,而是因为它后来的收养人居住在附近,以及车站有小贩投喂它,当时养狗散养是很常见的。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仅仅因为女主人随儿子搬到北京,女儿还在重庆本地,“八筒”就流浪在外,十年流连在渡口缆车站守候,孤守在旧家的位置,却从未被家人寻找,不仅不合情理,甚至让人对陈教授的妻子儿女的不负责感到愤怒。
人物塑造有亮点,但难以弥补剧情漏洞
作为故事片,人物的塑造是核心。本片其实有两位主角,就是“八筒”和主人陈敬修。老陈人物形象的丰满程度,个人觉得超过日版。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内敛,甚至有些木讷,但为人正直善良。妻子强烈反对他养狗,一贯有点“耙耳朵”的老陈忍无可忍,雄起一把,呐喊“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才叫活着”,让人感觉得到这个角色的真实和可爱。
宠物行为训练领域有这么一句话,“有什么样的主人就会有什么样的狗”。老陈和“八筒”,自然形成了一种亲密的陪伴和依恋关系。他戏称八筒为“儿子”,狗狗对主人的情感情绪的理解,也是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的。这种相互的关爱,就非常符合生活逻辑。老陈不幸离世后,“八筒”的不舍和思念,非常能让观众产生共情。
但是,老陈家人的形象塑造就非常失败了。老陈和妻子李秀珍有一双儿女,妻子是典型的泼辣能*形象设定,是一家之主。李秀珍小时候被狗咬过,所以怕狗。在开始强烈反对之后,面对老陈的“抗争”,她终于接受了“八筒”,也在后来表现了对“八筒”的关爱。这个角色还算基本合格合理。
而女儿的形象,应该是来自日本原版。这个形象在原版中很重要,就是因为女儿喜欢,上野才会留下八公。后来同样因独生女儿远嫁,拜托教授照顾八公,教授在狗身上也寄托了对女儿的思念,这都是推动情节发展很重要的因素。但在本作当中,母亲跟儿子到北京生活,女儿一家接管了“八筒”,却因为“八筒”拆了一次家,就把它送回乡下,导致“八筒”跑掉,成了流浪狗。而且,他们就在重庆本地,也知道“八筒”会在渡口等父亲(“八筒”第一次从家逃脱,他们在渡口找到了它),却在这十年中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这样的主人,无法让观众感觉到她对“八筒”的爱和关心。
儿子的形象也同样让人不喜。父亲死后,他接走了母亲,对“八筒”不闻不问。直到十年后,在他带着老妈和老婆故地重游,回到渡口,才重新遇到老态龙钟的“八筒”。作为一个计算机天才、互联网创业家,难道会不知道如何寻找这条狗的下落?就这么冷酷地把狗遗忘,对得起曾在月台上狂追火车送他离开的小狗吗?
错乱了时空,“忠”与“信”无处落脚
正如前面所说,由于时空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原版中的故事机缘,放在今天就变得不合情理。老陈去世后那一段本该成为高潮和催泪点的“忠犬”桥段,让人感慨狗狗的长情。但脱离了人的“信”和“爱”,那么狗的所谓“忠”又何处落脚?
重拍《忠犬八公》并非不可,但如果完全照搬,是非常偷懒的。就如同当年翻拍《深夜食堂》“翻车”一样,抛开时代背景、文化差异,简单复制粘贴,只会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