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GO:奔驰吧!山手线!》:相信我,真正的“铁道宅”游戏比看起来硬核多了
实际上,“桃铁”和“大富翁”本就同根同源,而如果要非要较劲的话,1989年才诞生的“大富翁”,还要叫“桃铁”一声“前辈”。
20世纪中期,一款以达成财富胜利为目标的美国桌游,出现在日本玩具市场上,受到了大量年轻人的欢迎。这种桌游,在以到达目的地为目标的日本传统游戏,“双六”的基础上,取消了终点概念,加入了路线循环和地产买卖要素,让竞争和策略要素被大幅强化。
这款桌游,就是无人不知的“强手棋”了(部分地区又叫地产大亨)
“桃铁”的核心玩法,其实就是“双六”和“强手棋”的结合,只不过它的棋盘,被设定为了错综复杂的日本铁道网。
在“桃铁”的游戏中,玩家除了可以与好友一起进行游戏,还可以加入AI所操控的NPC角色进行对战。
在这些角色中,负责给予玩家最大挑战的,永远是一个戴着眼镜,笑眯眯,名叫“佐久间铁人(さくま鉄人)”的角色,其可怕的手法和超强的运气,让许多玩家,深深感受到了被“大资本家”支配的恐惧。
而这个“佐久间铁人”的原型,就是“桃铁”系列游戏的“亲生父亲”,佐久间晃。
就算其他角色再发生变化,“佐久间铁人”的存在都不会被动摇
佐久间晃和“桃铁”的故事,可以说是充满了偶然,却又带有一丝传奇色彩。
时间,要先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东京。
1987年,堀井雄二的《勇者斗恶龙2》(以下简称“DQ”)在日本发售,立刻受到了大量玩家的追捧,市场上一度出现了“一卡难求”的盛况。
当时正在苦于财政赤字的佐久间,同样也对“DQ2”充满了兴趣,一方面希望通过游戏,排解一下忧郁的心情,另一方面,游戏的制作者堀井雄二,是佐久间从学生时代开始的“损友”,朋友的作品发售当然应该支持一下。
在《如龙0》的某个支线任务中,就有对当时盛况的致敬,只不过时间是“DQ3”发售的1988年
但“DQ2”的火爆程度,显然远超佐久间的想象,和大部分人一样,他也没能买到游戏。在郁闷中,佐久间回到暂时借住的好友,土居孝幸的家中,看着如此“闷声赚大钱”的“DQ2”,两人产生了“干脆改行去做游戏吧”的想法。
再后来,佐久间所创立的漫画杂志《漫画屋子》停刊,他本人也欠下了一笔不小的债款。作为合作创刊人兼“损友”的堀井雄二便趁着这个机会,给自己的好友,指了一条出路。
“干脆你也来做游戏吧,赚一笔然后给欠的钱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