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加琳玮
编辑|周卓然
人们如何想象模特?吉赛尔·邦辰、凯特·摩丝、米兰达·可儿、娜奥米·坎贝尔,或者“大表姐”刘雯和维密天使,已经满足了大多数人对“模特”职业的幻想,光彩照人且积极向上。
但在最近Dolce & Gabbana事件背后,模特这一职业的另一番面貌也开始被重新审视。无论是看客还是模特自己,他们开始知道自己在通向华服名望的路上都要经历什么。当一个外籍模特匿名向《Dazed》杂志投稿了亲身经历,她生动和老成的文笔打动了许多人,让人们感受到了模特群体的身不由己。
曾给Dolce & Gabbana拍宣传片的中国模特“左也”最近也在微博中解释了当时的,并说:“万万没想到,这次与品牌的合作几乎葬送了我的模特事业。”
当维密天使在后台穿着丝绸长袍、吃着水果对镜头展示性感时,更多地模特平时会在忙乱的后台被工作人员呼来喝去:“We need a body!(这儿需要一个身体)”——他们被视为中了“基因乐透”的人,却也因此被物化。
光鲜后面,什么才是模特群体的真实样貌?
“熬”出来的时装模特
模特刘冰冰还记得,那天她花了两个小时赶到面试地点。刚站稳,选角导演眼皮一抬,只用0.5秒就给她发了红牌:“可以了,谢谢。”
这种“一眼定生死”的时刻,包含了选角人对模特长相、身材比例、风格的全方位判断。落选者通常无从辩驳,因为时装模特这个职业从诞生伊始,“瞬息的特质”便是品牌采用模特与否的重要标准。这种特质精妙到任何人都无法预料和捕捉,就像好莱坞知名编剧Wiiliam Goldman说的那样:所有的成功都是侥幸,所有的失败都是意料之外。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导致模特行业人员流动性较高。加之市场需求多样化,做模特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网红和明星常常“插队”,更是分食了模特本来就不多的资源……在种种行业变迁下,“超模”这一名号变得更遥不可及。
即便生存状态艰难且迷茫,仍有新人愿意前赴后继地扑来。美国社会学者Ashely Mears在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做了几年时装模特后,写下《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一书。书中,她以亲身体验诠释了这种现象。
“我找不到一个绝佳的机会离开,总觉得下一个转角就能遇到让我成名的‘大机会’。”
刘冰冰在新人中,已经算是幸运儿。
入行不到半年,她参与过Tommy Hilfiger、Miu Miu在上海举办的大秀,拍摄过《ELLEMEN》和《时尚芭莎》的大片。三个月前,她在IMC上海国际模特大赛上拿了女模组第一名,顺势被全球最大的模特经纪公司之一IMG Models签下,最近还去巴黎男装周和高定周走了几场秀。
这是标准的“时装模特”之路,和“商业模特”几乎是两条平行线。
时装模特常出没在秀场、杂志大片、品牌广告中,他们拥有前卫的、受国际认可的长相,客户对他们也有严苛的身高和身材比例要求。人们熟知的刘雯、吕燕就属于这一类。而商业模特通常会是大众眼中的美女和帅哥,对身高和体型要求不高,例如淘宝模特。
签了较大型经纪公司的模特更多都在往时装模特的道路发展,因为这才是最被时尚圈认可的、成为超模的途径。但圈外人通常会把二者混为一谈。
入行十年的时装模特陈虹锦深知这一点:“经常有人以为模特赚钱容易,月入十几万、出门开豪车。其实时装模特的收入机制很不稳定,大部分人全年收入均摊下来,和普通上班族没什么区别。”
每当遇上国际时装周,模特们还需要自己出钱到国外面试,一待就是好几天。机票、住宿、餐费算下来,至少也要好几万。至于酬劳,除了Gucci、Dior、Chanel、爱马仕这种蓝血品牌,其他牌子也给不了多少钱。如果是为小品牌设计师走秀,有时只能拿到几百美金,甚至只是一件成衣。
在国内,时装模特则会以登上时尚杂志为荣,但酬劳也远不如商业活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