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闲人电影原创:idlemovie)
从不按套路出牌一直是B站特有的文化,他们可以把任何东西变成 你从没看过的船新版本。
即使有些东西是他们自制的。
比如你能想象到,在一部纪录片中可以同时看到《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孤独的美食家》、《日食记》、《动物世界》以及正统纪录片的所有影子却不混乱无章吗?
没错,他们办到了,而且还是嫁接在一部历史纪录片上。
其实历史并不是一个受众面特别广的选题,在很多人眼里,它古板、正经,与常人有着天然的隔阂,大多史书的讲述又艰涩难懂,这使得我们的抗拒又加深了一分。
若非真正的历史爱好者,看到此类节目或纪录片可能就会敬而远之了,但是就历史而言,它也有有趣搞笑充满密集笑点的一面。
对外输出的方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国家宝藏》以国宝版“演员的诞生”为噱头,形而上的传达历史知识,收效甚好。
既然有成功的经验在前,那么我们为何不更进一步呢?
B站继《人生一串》后,又推出了另一档自主自制的实验性历史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用网友的话来说便是“ 表面荒诞无节操,内心高洁学问高”。
不仅如此,《历史那些事》还兼顾了“真实性”与“故事化”,所谓“真实性”,历史那些事儿,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精彩,所谓“故事性”,即别出心裁的加入了历史小剧场。
正如在片尾节目组说的那样“本片所有人物、故事均有古籍记载,历史小剧场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历史,内容均有史料支撑,不恶搞、非虚构。”
尽管形式上借鉴了《糟糕的历史》,制作相对来说也比较粗糙,但是内容真实有趣,配合弹幕更适合现在年轻人的观感。
毕竟笑到忧伤才是年轻人喜欢历史纪录片的根本原因,而非没有站在一个平视的角度一本正经地说教。
传统文化不都是严肃正经,他们可以画风清奇,年轻人喜欢接受有意思的事物,对于古板说教不曾感冒。
年轻也不是拿无知当个性,也并非拒绝一切陈腐的教条礼仪,更不是对传统文化不够上心。
那打破次元壁,放下身段真正地做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才是文化创新和保留的该要去强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