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电视剧解说全集,唐明皇电视连续剧大结局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6-11 06:33:01

唐明皇电视剧解说全集,唐明皇电视连续剧大结局(1)

唐玄宗李隆基建立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盛世之一。李隆基皇帝生涯前半段一直在锐意改革,很少对外主动发起战争,也没有大兴土木。在这期间百姓们的赋役压力没有过于繁重,大部分百姓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没有出现大规模饿死人的事件。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王朝,百姓能达到这种生活状态就算是生逢盛世。

但这种盛世场景没有维持多久,随之而来的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直接将大唐推进了火坑,随之而来的是末世场景。安史之乱持续时间长,影响非常恶劣,给华夏大地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这场灾难不是由李隆基直接引起的,但和他有着必然的联系。李隆基皇帝生涯的上半段是一个明君,下半段则完全变成了一个昏君。

本章视频从李隆基皇帝生涯的下半段开始说起,全方位了解安史之乱发生之前,李隆基做了哪些事情。

公元733年十二月,李隆基提拔张九龄为中书侍郎,裴耀卿为门下侍郎,两人都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次任命过后,张九龄正式成为大唐宰相。张九龄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张君政曾担任韶州别驾,父亲张子虔担任过窦州录事参军。张九龄从小就苦读诗书,成年后在科举中考中进士,随后做了秘书省校书郎。但张九龄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后来李隆基在东宫招募人才,张九龄凭借自身才华得到了李隆基的赏识,被封为右拾遗。

在担任右拾遗期间,张九龄针砭时弊,得罪了宰相姚崇,于是他辞官回乡。公元718年,张九龄被召回长安担任左补阙一职。开元年间,朝堂上人才如云,要想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非常困难,幸运的是,张九龄遇到了宰相张悦。张悦是一个诗文狂热爱好者,他本人非常喜欢写诗,他之所以能够再次回到朝堂也得益于自身写的诗文。当时张悦被贬到地方上为官,时任宰相苏颋的父亲去世,他给苏颋的父亲写了一篇祭文,因此得到了苏颋的举荐,后来才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大唐宰相。

张悦此前和张九龄有过一定的交集,他对张九龄的诗文才华十分欣赏,成为宰相后,张悦第一时间找到了张九龄,并举荐提拔他为中书舍人。张九龄作为张悦的心腹亲信,一直为他出谋划策。但张悦最终因为自我膨胀遭到了打压,在朝堂争斗中败下阵来,被李隆基罢黜,张九龄也受到了牵连,被贬到地方上为官。公元730年,张悦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临终之前,张悦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折,希望李隆基能够启用张九龄为宰相。

李隆基对张悦的能力是非常认可的,他之前也听说过张九龄名声,在张悦的临终推荐下,李隆基将张九龄召回长安,提拔他为秘书少监,在此期间,张九龄的诗文才华得到了尽情展示,加之他为人刚正不阿,深得李隆基喜爱。公元732年,张九龄以赡养母亲为由提出辞官回乡,此时的他已经55岁,他自认为政治生涯已经到头,不可能再进一步。但李隆基不这么认为,此前之所以没提拔张九龄为宰相是因为韩休和萧嵩占据着宰相之职,公元733年韩休被罢相,李隆基毫不犹豫地提拔张九龄为相。

就在张九龄迈入人生巅峰时,另一位野心家也在朝着宰相之位发起冲击,他便是李林甫。此前李林甫凭借宇文融的推荐成功进入朝堂,但他不满足于此,他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宰相。相较于张九龄的才华横溢,李林甫在诗词歌赋音律方面都不及张九龄,李隆基是一个非常喜欢文学和音律的人,李林甫知道很难凭借文学方面的才能得到李隆基的赏识,为此他另辟蹊径,选了另外一条路:讨好李隆基身边的妃子和太监,通过他们打听李隆基的日常喜好,再通过他们向李隆基吹耳边风。

李隆基是一个多情的皇帝,后宫美女如云。据统计,在他做皇帝期间,后宫豢养了四万名女性,这其中包括底层宫女、皇宫女官以及后宫嫔妃。不过占据核心位置的只有三位,分别是王皇后、赵丽妃和武惠妃。

王皇后是李隆基的原配发妻,在李隆基做临淄王时,王皇后就一直陪在身边,与他一起度过了人生的高潮低谷,李隆基称帝后,果断将皇后之位留给了王氏。不过王皇后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此事让她非常郁闷,但又无计可施。后来李隆基遇到了国色天香的赵氏,并将她封为赵丽妃,后来赵丽妃顺利生下了皇子,名叫李瑛。公元715年,李隆基下诏将九岁的李瑛立为太子。王皇后对于没能生育一事耿耿于怀,她和赵丽妃之间谈不上是朋友,也谈不上是敌人,但武惠妃的出现让她们俩紧密联合在一起。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她从小在武则天身边长大,精通文史书画,长相也十分出众,凭借出众的气质和才华,武惠妃成功征服了李隆基。武惠妃入宫后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但这两个孩子都没活过两岁。后来第三子李瑁出生,武惠妃为了安全着想,将李瑁送到了宁王李宪家中抚养,一直到了十岁才将其接回宫中。通过这个事情也能看出,武惠妃之前两个孩子的夭折绝不是偶然。

李瑁回宫后,武惠妃的地位又得到了提升,武惠妃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她不仅想做皇后,还想让李隆基册立李瑁为太子。此时的王皇后已经年老色衰,在李隆基面前完全失宠,李隆基早有废后之意,但废黜皇后不是一件小事,弄不好会引起朝堂混乱。

李隆基曾放出改立武惠妃为皇后的消息,试探群臣的反应,大臣们对此反对声很大。他们觉得武惠妃是武则天的后人,坚决不能让武氏家族死灰复燃。在大臣们的反对下,武惠妃虽然没能成为皇后,但人们知道李隆基已经动了改立皇后的心思。

失宠的王皇后为了最后一搏,在哥哥王守一的帮助下,找了一位江湖术士为她做法,希望能*诞下皇子。古代很多皇帝迷信江湖术士,但他们非常反对其他人迷恋此类术法,皇帝担心别人会用这种方法诅咒他,因此大力禁止。王皇后为了求子,经常在宫中做法祈祷,李隆基得知此事后大怒,以此为理由将其罢黜。公元724年七月,王皇后被打入冷宫,此时的她已经万念俱灰,三个月后便郁郁而终。就这样,李隆基亲手送走了陪他一起发迹的原配妻子。公元726年,赵丽妃因病去世,此时的后宫成了武惠妃一家独大的地盘,李隆基虽然没能将武惠妃强行推上皇后之位,但允许她享受皇后的地位和待遇,实际上武惠妃已经成了后宫之主。

武惠妃掌权后,太子李瑛非常不安,他知道武惠妃野心很大,李瑛为了自保,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结成了联盟,共同反击武惠妃。而武惠妃也不是省油的灯,她对扶持李瑁登上太子之位志在必得。但武惠妃毕竟身处后宫,他需要一个人在朝堂之上为他运作,此事被李林甫看在眼里。李林甫决定投靠武惠妃,为此他托人想武惠妃传话,声称愿意竭尽全力力推李瑁上位。对于李林甫的为人,武惠妃也有耳闻,不过为了他们母子俩的前程,武惠妃决定和李林甫结成联盟帮助他上位。

当时的李林甫还只是吏部侍郎,此后武惠妃经常在李隆基面前为他说好话,没过多久,李林甫就成为门下侍郎,只要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就可以成为宰相。李林甫在投靠武惠妃的同时,还主动向高力士靠近。高力士是大唐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本人并非像影视剧渲染的那样是一个奸臣,正史中的他是一个正面角色。他参与平定了韦后之乱和太平公主之乱,他对李隆基十分忠心,对朝臣也十分友好,是李隆基的绝对心腹。

高力士不同于其他宦官,他并不是心狠手辣之人,这和他优良的出身有关。高力士原名叫冯元一,祖上三代都是潘州刺史,年轻时候的高力士长得一表人才,不出意外的话,他今后也会接替父亲成为刺史之位。不幸的是,一场政治斗争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武则天当政时期,对李唐皇室进行了全面围剿,当时有人举报被流放到岭南一带的皇室人员试图谋反,武则天派酷吏万俊国前去处理,万俊国假传圣旨诛*了两千多人,高力士的父亲受到了牵连,高力士本人也被阉割,侥幸活了下来。

后来高力士辗转来到洛阳进宫做了宦官,他凭借机敏的性格,很快得到武则天的喜爱,后来高力士因为做错了小事,被赶出皇宫,辗转来到了武三思府上。武三思觉得高力士是个优秀的人才,于是在武则天面前为其求情,后来高力士又回到了宫中。自此之后,高力士对武三思感恩戴德,后来武三思在政变中被*,他的族人也遭到屠戮,他的女儿武氏因为嫁给了宰相裴光庭而躲过一劫。此时的高力士已经是李隆基的心腹,在宫中有一定的话语权,为了报答武三思的恩德,高力士一直非常关照武氏。

为了和高力士攀上关系,李林甫脑洞大开想了一个办法,他主动出击引诱武氏,并凭借出色的床上功夫征服了武氏,并和他发展成了婚外情。公元733年裴光庭去世,武氏找到高力士,希望他能帮忙运作一下,让高力士帮李林甫登上宰相之位。高力士知道李林甫的为人,不想帮他上位,但为了报答武三思的恩情,他在李隆基面前把给他美言了几句,并将李隆基准备提拔韩休为相的消息告诉了李林甫,李林甫得知消息后,提前到韩休府上拜会,获得了韩休的好感。

韩休做了宰相后,对李林甫照顾有加,韩休把罢黜后,李隆基曾问他谁能接替他的位置,韩休将李林甫推荐给了李隆基。加之武惠妃经常在李隆基面前夸赞李林甫,最终李隆基决定加封李林甫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至此,李林甫成功迈入宰相行列。通过李林甫的运作过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为了表示对张九龄的尊重,李隆基事先问了一下他的意见。对此张九龄表示坚决反对,他声称李林甫善于玩弄权术,让他成为宰相会让朝堂陷入争斗。但李隆基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劝告,执意将李林甫推上了宰相之位。不过张九龄属于首席宰相,之后还有宰相裴耀卿,李林甫只能算是朝堂三把手。李林甫知道李隆基非常器重张九龄,很难轻易将其扳倒,他上位之后并未急于对张九龄发难,而是坐等张九龄主动犯错。

张九龄作为一个有原则有骨气的士人,他从出仕那天起就抱着兼济天下的观念,凡事他认为不合适的事情,就会仗义执言。之前在宰相张悦手下做事时,张九龄多次指出他的不妥之处,如今他成为宰相,仍然保持着本色。此次张九龄对李林甫的这番评价让李隆基有些不悦,这相当于变相的指出李隆基用人不当,不过李隆基认为张九龄此举是站在朝堂稳定的角度上考虑的,没有存在私心,遂没有生气。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李隆基改变了对张九龄的看法。

公元735年正月,李隆基和张九龄提议,打算将张守珪提拔为宰相,协助张九龄处理政务。张守珪是中唐时期的传奇人物,出身卑微的他,凭借英勇*敌在军中逐渐站稳了脚跟,后来他成为镇守西北的军中将领,在与吐蕃、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作战的过程中,张守珪表现的有勇有谋,在他的带领下,突厥军队被打得落荒而逃。当时大唐周边的部落当中,吐蕃的实力最强,他们一度试图灭掉大唐。张守珪商人之后,吐蕃人被打得节节败退,最后主动递交降书请求归附于大唐。张守珪的出现让李隆基十分欣喜,解决完西北边患后,李隆基又任命他为幽州节度使,前去平定北方契丹叛乱,张守珪不负所望,最终将契丹打服。

客观来讲,张守珪凭借一系列的军功,完全有资格迈入宰相行列,李隆基是个尚武之人,对张守珪喜爱有加,便打算提拔他为宰相,对此张九龄又表示反对,他说宰相的职责是代替皇帝处理政务,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和洞察力,张守珪是武将出身,处理政务是他的短板,不能因为他有战功就提拔他为宰相。

张九龄的态度让李隆基出乎意料,为了不破坏君臣关系,李隆基决定退让,他打算给张守珪一个宰相称号,不让他参与具体政务决断。对此张九龄仍然反对,张守珪成为宰相一事也暂时作罢。李隆基为了补偿张守珪,提拔他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兼任御史大夫。李隆基接连被张九龄拒绝后,内心十分不悦,认为他反对张守珪为相是出于私心,并开始对张九龄产生了猜忌。

相比之下,李林甫成为宰相后对李隆基百依百顺,并未像张九龄说的那样祸乱朝纲,以明君自居的皇帝需要诤臣来维持自身形象,但皇帝内心深处最喜欢的还是听话的人,此时的李林甫表现的非常听话,这让李隆基非常满意。

公元736年八月初五,时值李隆基52岁生辰,大唐将这次生日称为千秋节,群臣为了给皇帝送贺礼,可谓是煞费苦心,官员们到处搜罗奇珍异宝准备献给皇上。张九龄身为首席宰相本应该给李隆基送一份大礼讨他开心。但张九龄为人清廉,他不会利用职权去收受贿赂,也没有多余的钱财购买宝物,而且他认为李隆基不应该鼓励官员实行这种不正之风,于是他考虑再三决定给李隆基写一本书,名字叫作《千秋金镜录》。

这本书讲述了过往朝代的兴亡历史,目的是提醒李隆基不要沉溺于奢侈之道,也不要听信佞臣们的奉承之言。张九龄精心写完了此书,并在李隆基寿宴当天送给了他。李隆基接过此书后并不高兴,但他一直以明君自居,尽管对张九龄不满意,但也不能当场翻脸,反而要夸赞张九龄是大唐的忠臣。

不过在场的大臣们都看得出,张九龄此举让李隆基兴致大减,一旁的李林甫更是将此事看在眼里,他觉得是时候对张九龄发起攻击了。

在大唐时期,东都洛阳的地位一直非常重要,武则天时期直接将都城改成洛阳。李隆基登基后,每年下半年都要率领文武百官和后宫嫔妃到洛阳居住,因为入冬时节黄河结冰,给长安运粮的队伍不能走水路,运粮成本很高,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同时也为了巡视东都,迁居洛阳是个不错的选择。

公元736年九月,刚到洛阳不久的李隆基遇到不祥之物,决定返回长安。长安和洛阳之间需要半个月的路程,大队人马出行会劳师动众,为此他召集张九龄、裴耀卿和李林甫三位宰相前来商讨,并告知他们原因。张九龄听完后觉得事情不严重,如果来回奔波会给百姓造成负担,他建议过段时间再考虑回长安。裴耀卿也随之符合,表示同意张九龄的看法。李隆基对他们二人的表态比较失望,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里。

等张九龄和裴耀卿离开后,李林甫趁机对李隆基进言,他表示洛阳和长安都是皇帝的家,皇帝想去哪里不用征询宰相的意见,如果担心沿途扰民,可以免除沿途百姓的赋税即可,这样既能返回长安,又能让百姓感受到皇帝的恩惠。李林甫的话犹如一缕春风沁入李隆基的心脾,此前一直默不作声的李林甫让他刮目相看,他将返回长安的任务交给李林甫执行,在李林甫的安排下,李隆基一行人于当年十月初出发,浩浩荡荡回到了长安。

张九龄作为一个满腹才华清高的文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缺乏一定的圆滑,这是文人们引以为傲的地方,但在帝王眼里却显得格外刺眼。李隆基回到长安后收到河西节度使崔希逸送来的奏折,崔希逸在奏折中盛赞上一任节度使牛仙客在镇守河西期间,囤积了大量粮食,给河西的边防带来了很大的贡献。一般来讲,继任者会将前任官员的功绩据为己有,将罪责推给前任,像崔希逸这种主动为前任官员请功的事情少之又少。这件事让李隆基非常高兴,他打算提拔牛仙客为尚书,以此来表彰他的功绩。

就在此时,张九龄又站出来反对,他表示大唐立国以来,尚书的地位非常尊贵,牛仙客的名望和才能距离尚书之位还有差距,不能贸然提拔。李隆基随后做出让步,表示可以封他食邑作为奖励。面对皇帝的让步,如果张九龄能表示同意,君臣之间也不会伤了和气。但张九龄对李隆基的让步仍不认同,他表示牛仙客作为边疆守将,充实仓库是他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完成职责是他的义务,如果非要奖赏,可以赏赐他一些金银,决不能动不动就进行封邑。

张九龄的话句句带刺,直扎李隆基的心窝。事后,李林甫又找到李隆基,声称牛仙客具备宰相之能,不能因为张九龄的反对而作罢。有了李林甫的支持,李隆基决定给牛仙客封食邑,张九龄见李隆基一意孤行,两人在朝堂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张九龄坚称自己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如果贸然把牛仙客提拔到高位,恐怕不能服众。在张九龄的劝说下,李隆基宣布退朝,改日再议。

实际上李隆基也认为张九龄说得有道理,但作为皇帝的他需要一个台阶。就在他为难之际,李林甫又前来进言,他给李隆基传递了两个意思,会写文章诗赋的并不一定是治国人才,一言九鼎的皇帝不必事事都顺从臣子的意思。在李林甫的刺激下,李隆基决定绕过张九龄,直接下诏封牛仙客为陇西县公,食邑三百户。

这件事过后,张九龄和李隆基之间的隔阂已经非常大。张九龄事事都站在江山社稷层面考虑,他以为江山是李隆基的,作为皇帝他应给能够体会到。但他不知道的是,有时候君王更在乎自身颜面。牛仙客事件过后,张九龄并未打算走圆滑路线,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随后又在罢黜太子一事上顶撞李隆基。

李林甫成为宰相后,主掌后宫的武惠妃一直寻求机会除掉太子李瑛,扶持自己的儿子李瑁上位。之前太子李瑛为了自保,经常与李瑶、李琚私下聚会,商讨应对武惠妃一事,他们聚会的事情被武惠妃获悉,并直接举报到李隆基面前,武惠妃声称太子李瑛意图谋反,希望能将其罢黜。李隆基对武惠妃宠爱有加,加之李林甫在一边为武惠妃说话,李隆基内心产生了罢黜太子的想法,为了集思广益,他将罢黜太子一事放在朝堂上讨论,对此,李林甫和其他大臣都保持沉默,只有张九龄站出来表示反对,他声称废长立幼是大忌,况且也没有证据表明太子意图谋反,冒然罢黜太子会引起朝堂争斗。

李隆基虽然和张九龄产生了隔阂,但张九龄分析的非常在理,于是暂时将罢黜太子一事搁置。后来,武惠妃派自己的使者前去拜访张九龄,希望他能为寿王李瑁美言几句,只要张九龄肯支持李瑁,以后保他可以长久待在宰相之位。张九龄不但没有接受武惠妃的建议,还直接将使者赶了出去,随后张九龄直接进宫面圣,将武惠妃派人前来求情一事和盘托出,李隆基最终听从了张九龄的意见,打消了废除太子的念头。此事过后,武惠妃和李林甫对张九龄的仇恨更深了一层。

之前李林甫和张九龄之间还没有直接利益冲突,罢黜太子一事过后,李林甫已经将张九龄视为头号眼中钉,势必将其拔出才肯罢休。张九龄为人耿直,经常在言语上得罪其他人,但他秉信自己一心为公,丝毫不惧怕别人对他进行弹劾。但出人意料的是,张九龄在一件小事上马失前蹄。

公元736年腊月,蔚州刺史王元琰被人举报,起因是他收受一名商人的贿赂,为商人的儿子提供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在唐朝,商人和犯人的后代是不允许参加科考的,王元琰此举相当于犯了大罪。王元琰被抓后,李隆基让中书侍郎严挺之主审,严挺之最终建议将王元琰官降一级处理。这个处罚力度是非常轻的,严挺之此举相当于包庇,不过张九龄和裴耀卿并未过问此事,李林甫虽然对处罚结果存疑,但一时之间找不出什么漏洞,因为严挺之和王元琰之间没有私交,谈不上故意袒护。

不过李林甫没打算就此放过此事,因为严挺之是个嫉恶如仇的人,按照他的风格不可能轻易饶过王元琰。经过一番深挖,李林甫终于发现了严挺之的小秘密,原来王元琰的妻子崔氏是严挺之的前妻,王元琰事发后,崔氏主动请求严挺之帮忙,严挺之念及过往情谊,放了王元琰一马。李林甫得知此事后,火速向李隆基汇报,并将张九龄牵扯出来,说张九龄有意包庇罪犯。

李隆基听后大怒,当即召张九龄进宫,在张九龄面前,李隆基骂得酣畅淋漓,结果张九龄仍然为严挺之辩解,声称他不会徇私枉法。张九龄的表态彻底激怒了李隆基,他觉得张九龄对其他人吹毛求疵,最自己的亲信却百般包庇,这是在结党营私。此事让李隆基彻底抓到了张九龄的把柄,一同遭殃的还有裴耀卿。公元736年十二月,裴耀卿和张九龄分别被封为尚书左右丞,这是一个虚职,他们两人再也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谁也不会想到,将两位丞相拉下马的居然是一桩八卦。

张九龄被罢黜之后,李林甫被提拔为中书令,牛仙客被提拔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他们二人成为了大唐宰相。李林甫成为首席宰相后,立马给出了自己的执政方针,不过他的重点并不在如何治理国家上,而是如何讨好李隆基。在张九龄主政时代,进谏直言的大臣非常多,为此李林甫以宰相的名义开了一次会议,禁止谏官们进言,如果不听指挥,就将他们一撸到底。这些谏官为了保住自己的前程,只好选择默不作声。有个别不听话的官员,最后都遭到了李林甫的报复。

公元737年四月。监察御史周子谅上书弹劾宰相牛仙客,声称他才疏学浅,没有资格担任宰相。为了引起李隆基的重视,周子谅在奏折中引用武则天时期的谶语,声称牛仙客将来必定会祸乱大唐。此时距离李隆基提拔牛仙客为宰相仅仅过了四个月,周子谅这番话相当于暗示李隆基没有识人之能。李隆基听后暴怒,当即命人在朝臣面前把周子谅打得血肉模糊,在其他大臣的求情下,李隆基最终饶过了周子谅,但他因为伤势过重,没过几天便身亡。

周子谅是张九龄在位期间一手提拔的,为此李林甫决定趁机把火烧到张九龄身上,他告诉李隆基,周子谅此举必然是张九龄在幕后指使,否则周子谅不敢如此胆大妄为,弹劾牛仙客。此时的李隆基已经有了昏庸之气,他认为李林甫说的有道理,便下诏将张九龄贬为荆州刺史。

此时的张九龄年事已高,对官场已经不抱任何希望,来到荆州之后,他纵情泼洒自己在诗文方面的才华,创作了很多流传千古的诗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望月怀远》里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纵观张九龄的一生,他真正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身居庙堂高位时,他将国家社稷放在首位,身处江湖之远时,他懂得放下荣辱得失,完全陶醉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张九龄为人正直,他同样希望与正直的文人结交,人们熟知的大诗人王维、孟浩然等人,都受过张九龄的提携恩惠。

公元740年二月,68岁的张九龄在荆州溘然长逝,消息传到长安后,李隆基十分悲痛,后来追谥他为文献。在李隆基的皇帝生涯中,能力最强的当属姚崇,而李隆基最欣赏、最惺惺相惜的却是张九龄。张九龄去世后,每当有人向李隆基举荐宰相时,李隆基总会问举荐者,他们的才华和风度能不能比得上张九龄。张九龄的去世也成了李隆基皇帝生涯的分水岭,自此之后,李隆基彻底走入了昏庸之道,也逐渐将大唐带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自古以来,不管盛世还是乱世,皇室内部都会出现斗争,唐朝也不例外。当初武惠妃和李林甫结成联盟,就是为了*掉太子李瑛,扶持寿王李瑁上位。在张九龄主政期间,武惠妃一直没有机会得手,张九龄被贬到荆州后,武惠妃准备对太子李瑛发起攻击。武惠妃派自己的女婿杨洄主动和李瑛接近,并取得了对方的信任。以此偶然的机会,杨洄告诉李瑛皇宫内出现了盗贼,恐怕威胁到皇帝的安危,希望李瑛能带人进宫捉贼。

李瑛虽然是太子,但与李隆基之间的感情并不深,平时也很少见到父亲,李瑛收到杨洄的报信后,决定进宫捉贼讨李隆基欢心,于是当即带着李瑶和李琚率领一众士兵前往皇宫。在李瑛前往皇宫的同时,武惠妃跑到李隆基跟前,声称收到密报,太子会带人闯进皇宫试图谋反。

此后不久,太子李瑛就带人到了皇宫,李隆基得知此事后又惊又怒,他当即下令将李瑛、李瑶、李琚三人逮捕。然后召李林甫入宫,询问他如何处理。李林甫和武惠妃是盟友关系,在他的添油加醋下,李隆基下令将李瑛激起李琚、李瑶贬为庶人,将他们流放到边疆。

太子李瑛平时为人谦和,在朝堂上的口碑不错,大臣们纷纷为他求情。武惠妃担心李瑛东山再起,便在李隆基面前进献谗言,声称李瑛正在秘密联合朝臣试图发动政变,这番话刺到了李隆基的痛处。李隆基是通过政变上位的,为了永绝后患,在李瑛等人准备离开长安时,李隆基秘密下旨将他们三人全部勒死。一日*三子,也成为李隆基永远抹不去的污点。

李瑛的死让武惠妃异常高兴,为了尽快扶持李瑁为太子,武惠妃让李林甫多次在李隆基面前提及册立太子的事情。此时的李隆基仿佛意识到一些事情,他对*害李瑛倍感后悔。李隆基的不置可否让武惠妃异常着急,她日夜担心李瑁的太子之位有变,也担心陷害李瑛之事遭到泄露,后来急火攻心一病不起,不久之后便病逝,享年38岁。

武惠妃去世后,李隆基觉得太子之位不宜拖太久,公元738年六月,李隆基下旨册立自己的三儿子李玙为太子,李玙后来改名为李亨。此消息一出,立刻震惊整个超朝堂,连李亨本人都没想到自己能成为太子。李亨生母杨氏的出身非常低,后来他被过继到王皇后名下才成为嫡子。李隆基之所以册立李亨为太子,完全是遵照立嫡长子的规矩,李亨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李琮,但李琮在一次狩猎中面部被抓伤,李隆基觉得他的容貌有损大唐形象,便将其否定。就这样,李亨成为太子人选中最年长的人,对太子不报任何希望的他最终成为了太子,李林甫力推的寿王李瑁却无缘太子之位。

李亨成为太子后,王皇后的家族势力开始站到李亨这边,成为他在朝堂上的依仗。李林甫为了继续把持朝政,只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么归附李亨,要么把李亨赶下台。前者不确定性太大,李林甫考虑再三决定继续支持李瑁,就这样,新一轮朝堂争斗在李亨集团与李林甫集团激烈展开。

纵观大唐三百年,有三个少数民族国家是大唐最难啃的骨头,第一个是占据东北边陲的高句丽。从隋朝时期开始,高句丽就凭借自身地理位置,多次*扰边境,给中原大国带来极大的困扰,为此隋炀帝曾组织了百万兵力,打算对高句丽发起灭国战争,结果最终无功而返,征讨高句丽失败,成为大隋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李世民上台后,对高句丽发起了两次战争,第一次是御驾亲征,号称不败战神的李世民也在高句丽面前吃了大亏。李治登基后,在李世民的基础上对高句丽发起了灭国战争,经过极其艰难的战斗,最终才荡平高句丽,将其变为大唐的一个行政区。

除了高句丽之外,还有北部的突厥以及雄踞西北的吐蕃,在中晚唐时期,大唐的主要对手是吐蕃,自从吐蕃崛起之后,就不断在边境一带烧*抢掠,唐军在与吐蕃交锋的过程中并未站到便宜,唐中宗李显当政时期,还曾派出金城公主前去和亲,这在当时被看作是一种屈辱。到了李隆基时代,在张守珪的带领下,唐军逐渐占据了上风,稳住了边疆局势。

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会涉及军事战争描述,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和史思明会相继登场,为了更清晰的讲述这段历史,有必要对大唐的行政区划以及节度使制度进行一番讲解。

在李世民时期,整个大唐有十个道,分别是关内道、河北道、河南道、河东道、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统领全国三百五十八个州府。公元733年,李隆基将山南道拆分为山南西道和山南东道,将江南道拆分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并在此基础上增设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如此一来全国变成了十五道。

唐朝的行政区划分为州和县,一些重要的区域会设立府,比如京都府、河南府、成都府、太原府。这些府就是之前的州,提升了行政级别后改称府,这种行政区划类似于今天直辖市的概念。在军事方面,唐朝设立了都督府,李渊开国后,在国内设立了24个都督府,根据重要程度不同,都督府又分为上都督府、中都督府和下都督府,每个都督府管理十几个州的兵马军事。在唐朝初期,都督府几乎掌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后来李世民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督府的作用之间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行军大总管。

在管理少数民族方面,唐朝设立了都护府,都护府的长官被称为大都护,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掌管十几个州的军政大权,都护府是唐朝防御突厥、吐蕃、回纥、党项、契丹等少数民族的前沿机构,在唐朝军事体系内有着很高的地位。

在宰相张悦主政期间,他曾对唐朝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了府兵制,建立了职业化军队,自此之后,大唐边境上的部队变成了人员固定的常驻部队。每当有战争发生的时候,朝廷会临时任命某人为行军大总管,行军大总管管辖某些区域的行为被称为节度,久而久之,人们将行军大总管称为节度使。由于行军大总管是临时性职位,因此在这个时期节度使并不是常设职位。后来边境战事频繁,行军大总管需要长期驻扎在一个地方,节度使才逐渐成为固定职位。起初节度使只负责军事层面的事务,后来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开始插手州县的行政事务,随着朝廷对地方的把控力度越来越弱,节度使开始独揽辖区内的军政大权,成为所在区域的实际统治者。

刚开始,唐朝一共有八个节度使镇,后来发展到十个,分别为范阳、岭南、陇右、河东、朔方、河西、北庭、平卢、剑南、碛西。每个节度使镇的军队编制最少为两万人,最多达到十万人。在府兵制时期,卫府将军是临时指派的,战争结束后就要上交权力。李隆基为了维持边疆稳定,经常十几年不更换将帅,节度使在管辖区域内相当于是土皇帝。李隆基对自己权威非常自信,他觉得在他的名望之下,没有人敢忤逆他,但一个人的出现彻底击碎了李隆基的美梦,此人便是安禄山,也就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

安禄山本名叫康轧荦山,安禄山的父亲去世比较早,他自幼跟着母亲一起生活,后来他的母亲嫁给了突厥将领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旗,遂改名为安禄山。安禄山小时候过得比较苦,但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他凭借惊人的学习能力,同时掌握了六种少数民族的语言,在边境贸易中充当不同部落之间的翻译。后来安禄山带着一帮朋友在幽州边境上偷羊,恰好被驻守在此的大唐名将张守珪抓获。张守珪本来下令将安禄山打死,情急之下安路上心生一计,他声称能帮张守珪灭掉突厥。张守珪知道安禄山是在说大话,不过他觉得安禄山身上有些豪气,便免了他一死,并将他留在身边做捉生将,帮忙抓俘虏,与安路山一同留下的还有他的好朋友史思明,就这样,张守珪的一个无意之举彻底改变了大唐的命运,也改变了华夏历史走向。

安禄山被张守珪收留后,带着史思明一起在边境一带捕获契丹和奚族百姓当作俘虏,他们两人每次都能超额完成任务,顺利带回一批俘虏回营。安禄山凭借优异的表现得到了张守珪的赏识,安禄山体型肥胖,张守珪不喜欢这一点,他为了进一步讨好张守珪,进行了疯狂的减肥,最终成为了张守珪的义子。当时张守珪凭借出色的军功成为李隆基身边的大红人,在张守珪的推荐下,安禄山和史思明逐渐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公元740年,安禄山被提拔为平卢兵马使,正式成为在军中掌权的人物,史思明则被提拔为折冲果毅。

安禄山非常精通人情世故,每当有朝廷使者前来巡视的时候,安禄山都会送上重金进行贿赂。公元741年,御史中丞张利贞前往幽州一带视察,在经过平卢时,安禄山他进行了隆重的招待,事后给了他一大笔钱。张利贞回到朝廷后,给了安禄山极高的赞誉,声称他在统兵方面非常有道,而且精通六种少数民族语言,朝廷理当对其重用。久居深宫的李隆基只能凭借官员们话了解外面的世界,在安禄山的运作下,朝中很多官员都为其说好话,致使李隆基也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公元741年八月,李隆基下诏封安禄山为营州都督,兼任平卢军使。公元742年六月,李隆基又提拔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就这样,安禄山拥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此时的安禄山年仅三十九岁,十年之前他还是一个不入流的江湖浪荡人员,这样的提拔速度,放在整个大唐都是非常罕见的。

安禄山的崛起离不开张守珪的大力推荐,不过张守珪只是他的领路人,安禄山能爬到如此高位,最终依靠的还是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以及远超于常人的交际能力,以至大部分见过他的官员最后都成为他官场助推器。就连李隆基见过安禄山之后,对他十分喜爱,为了让安禄山自由出入长安,李隆基特意下诏让他兼任御史中丞。站在局外,我们可以义正严辞的指责李隆基的昏庸以及朝廷官员的见钱眼开,但这么多人同时被安禄山玩得团团转,足以说明他异乎常人能力,如果把我们那个时代,大概率也是安禄山的附庸。

不过,并非所有官员都吃安禄山这一套,公元733年,张守珪派安禄山出使长安,时任宰相张九龄亲自接待了他,张九龄与他交谈过后发现,他是一个能力很强、野心极大的人,当时张九龄告诉另一位宰相裴耀卿,说安禄山日后定会祸乱幽州。

公元736年,安禄山率兵三万前去攻打契丹,最终因为用兵不当被契丹打败,损失惨重,张九龄接到战报后,他准备依照军法将其处死。张九龄作为说一不二的宰相,只要他坚持此事,安禄山大概率会被处死。安禄山知道张九龄的威名,为了自保,他让史思明带着一大批金银财宝到长安贿赂李隆基身边的宦官,这些宦官时常在李隆基身边赞赏安禄山骁勇善战的行为。宦官们的美言只是为安禄山在李隆基面前挽回了一些好感,但不足以左右他的生死,真正让李隆基决定放安禄山一马的,是张九龄强硬的态度。

张九龄在为相期间刚正不阿,几乎不给李隆基留面子,当时张九龄告诉李隆基,为了大唐社稷,安禄山必须死。张九龄的话让李隆基产生了逆反心理,张九龄态度越是强硬,李隆基越是逆反,到后来安禄山直接成为李隆基捍卫的对象,决不允许张九龄诛*他。

在这件事情上,李隆基的决定是非常昏庸的,而张九龄的做法是士人之道,而不是为官之道,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君臣之间出现了分歧,最终让安禄山免于一死。

李隆基在力保安禄山一事上是非常有顾虑的,此事过后,李隆基相当于用实际行动告诉别人安禄山是他的心腹,如果安禄山不够争气,就相当于被张九龄打脸,君王的尊严也会受损。好在安禄山是个非常争气的人。大难不死的安禄山,为了在朝堂上站稳脚跟,一边大力贿赂李隆基身边的近臣,一边在战场上发力,接连取得了对契丹的军事胜利。

公元743年二月,唐朝爆发了一件科举舞弊大案,负责选拔考试的吏部侍郎宋遥和苗晋卿,为了讨好御史中丞张倚,将张倚的儿子张奭运作成了状元。张奭高中状元后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因为张奭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几乎就是个白痴。当时的唐朝官场已经相当腐败,尽管其他参加科举的考生对此议论纷纷,但无人敢调查此事,李隆基对此也没有过问。

善于投机取巧的安禄山听说此事后,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跑到李隆基面前告发了此事,声称科举舞弊是在危害大唐的江山社稷,请求李隆基下令严查。安禄山逼真的演技把李隆基感动的一谈糊涂,他没想到这个两百多斤的大胖子对大唐如此忠心。在安禄山的请求下,李隆基亲自面试了状元郎张奭,结果目不识丁的张奭在李隆基面前交了白卷。为此李隆基十分震怒,他下令将张倚、张遥、苗晋卿等人贬到边疆,安禄山因为举报有功,在李隆基的心中的地位又高了一个层次。此时的李隆基更加坚信自己没有看错人,他也暗自庆幸当初没有听张九龄的话*掉安禄山,否则大唐会失去一位定国安邦的人。

公元744年三月,为了体现对安禄山的宠爱,李隆基下诏让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当时整个大唐的兵力为47万,而安禄山凭借手握两个节度使之职,控制了13万军队,是实力最强的一股力量。放眼整个朝堂,安禄山已经成为外朝屹立不倒的一杆旗帜,而内朝位置最稳固的仍然能是李林甫。在安禄山风生水起的同时,李林甫也在继续稳固自己的位置。

张九龄去世后,李隆基时常对其进行怀念,他曾在公开场合宣称,要用张九龄的标准来选拔宰相。李隆基这番表态让李林甫犹如吞了苍蝇般难受,张九龄代表的是士人群体,由此李林甫对士人出身的官员产生了极大的厌恶,尤其是那些才华横溢、有可能成为宰相的官员称为他大力打击的对象。

在李林甫的打击下,兵部侍郎卢绚被贬为虚职,张九龄的亲信严挺之也被架空,以文学造诣著称的监察御史齐浣被降为九品县尉。其他同类官员也不同程度的遭到了贬斥。

公元742年七月,宰相牛仙客去世,李隆基提拔李适之担任兵部尚书,兼任侍中,成为另外一位宰相。李适之是贞观时期太子李承乾的孙子,在武则天屠*李唐宗室期间,李适之由于是戴罪之身远离朝堂,因此躲过一劫,武则天去世后,李唐皇室开始重用皇室后人,李适之重新获得重用。李适之是个能力很强的人,凭借出色的军功,先后做过幽州大都督、幽州节度使,最终被提拔为兵部尚书。李适之的到来让李林甫非常不安,因为李适之是根正苗红的李唐宗室,而且李适之为人正直,他本不想和李林甫起冲突,但先前李林甫利用权术将大臣裴宽、裴敦复挤出朝堂一事,深深刺痛了李适之,他害怕成为李林甫下一个打击目标,因此多方提防他。李林甫同样将李适之是为头号敌人,必须将他除掉才能安心。

公元745年六月,李适之到外地视察,李林甫看准时机安排其他官员弹劾兵部官员,声称兵部存在集体收受贿赂的情况,为此李隆基下令抓了60多个兵部官员,并交由御史台审理。此次弹劾纯粹是李林甫诬告,这些兵部官员在受审期间坚决不肯承认罪行。李林甫为此十分苦恼,他必须在李适之回到长安前让这些官员认罪,否则李适之到来后就会解救他们。为了逼迫兵部官员认罪,李林甫的心腹建议他动用酷吏来审讯官员,并给他推荐了一个名叫吉温的人。

吉温的父亲吉顼是武则天时代的酷吏,吉温延续了他父亲阴狠毒辣的性格,吉温因为长相十分丑陋,得不到李隆基的重用,一直愤愤不平,他内心有一种反社会人格,此次得到李林甫交待的任务后,他欣然应允。当年六月,吉温成为审理兵部贪腐案的主审官,在他的严刑审讯下,吉温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把兵部官员吓得六神无主,就这样,吉温顺利拿到了兵部官员招供认罪的供词。此事过后,李适之虽然没有被扳倒,但整体实力被李林甫削弱了大半,暂时无力与李林甫争锋。

面对李林甫如此祸乱朝堂,李隆基并未出面制止,而是任由其发生,此时的李隆基已经做了三十多年皇帝,见惯了各种朝堂争斗。作为一个皇帝,他知道朝臣之间的争斗是避免不了的,但只要不危及到皇权就可以,他不想分心去插手大臣之间的争斗,况且在李隆基眼里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那便是宠幸杨玉环,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杨贵妃。

杨玉环是隋朝没落贵族,不过她从小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音律歌舞方面十分精通。长大后的杨玉环跟随叔父杨玄珪在洛阳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寿王李瑁看中了她,后来李瑁亲自向李隆基请求迎娶杨玉环,李隆基下诏册封杨玉环为寿王妃。好色是男人的天性,而且好色不分年龄,在审美方面,李隆基和李瑁父子俩是一样的。杨玉环成为王妃后不久,李隆基也发现了她的美,在色心的驱使下,身为帝王的李隆基想玩一把刺激的,试试强占儿媳的感觉。

公元740年十月,李隆基在骊山温泉修养,在此期间,李隆基传召杨玉环前来面见,也就是在这里,李隆基在杨玉环身上找到了年轻的味道。杨玉环身为一介女流,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尽管她和李瑁的感情不错,但成为皇妃要比王妃的诱惑更大,对此她也欣然接受。李隆基是个要面子的人,强占儿媳不是光彩的事情,为了让强占儿媳一事合情合理,他想出了一个方法。

公元741年正月,杨玉环提出想出家为女道士,李隆基批准了她的请求,并赐号太真。在杨玉环做道士期间,李隆基的哥哥李宪去世,李隆基和李宪的感情非常深,为了纪念李宪,他追封李宪为让皇帝,并按皇帝级别为他下葬。李宪去世后,寿王李瑁主动提出为李宪守孝三年,李瑁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阻止李隆基在大丧期间册封杨玉环,按照封建礼数,在皇室大丧期间,皇室三年内不准嫁娶。在李瑁内心深处,他还抱有一丝重新得到杨玉环的可能。

迫于舆论压力,在此后的三年里,李隆基并未给杨玉环名分,但这丝毫不耽误两人偷情。这也说明封建礼数只是愚弄百姓的手段,对于君王来讲可以随时打破。公元745年八月,三年大丧期满,李隆基便迫不及待的将杨玉环接到宫内,并册封她为贵妃,这一年李隆基已经60岁,而杨贵妃正值26岁青春年华。自此之后,李隆基为了博杨贵妃一笑,几乎将整个大唐都变成了杨贵妃的后花园,只要是杨贵妃喜欢的事情,李隆基都会倾尽全力去做。

关于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本视频不再进行赘述。这种畸形的爱情背后,是对广大百姓敲骨吸髓换来的,这种爱情根本不值得歌颂,他们俩人也注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杨贵妃得到李隆基的无尽宠爱后,她的家人也跟着鸡犬升天,李隆基为了拔高杨贵妃的家族背景,将杨贵妃的亡父追封为齐国公,她的母亲被封为凉国夫人,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和两个哥哥都得到了丰厚的封赏,一时间,杨贵妃的兄弟姐妹都成了豪门,他们背后的五个家庭被称为五大豪门。五大豪门仗着杨贵妃的权势,可谓是穷奢极欲。不过五大家族并未踏足政治核心圈,真正凭借杨贵妃崛起的人是她的远房表兄杨国忠。

杨国忠原名杨钊,关于他的身世众说纷纭,新唐书和旧唐书上的记载完全不一样,不过杨国忠和杨贵妃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但两人并不是很亲密,杨国忠在30岁之前一直是个街头小混混,后来得知杨玉环成为贵妃后,在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的帮助下来到长安见到了杨氏姐妹,在杨氏姐妹的运作下被提拔为金吾兵曹参军,杨国忠在游戏方面还有造诣,李隆基让杨国忠随时陪自己娱乐,特许他自由出入皇宫,自此之后,杨国忠逐渐成为李隆基身边的大红人,并一路将他提拔为御史中丞。

杨氏家族的崛起让宰相李林甫非常妒忌,但此时的杨氏家族非常得宠,李林甫根本无法撼动,加之杨国忠将姿态摆的很低,李林甫遂没有对他们发起攻势,当下李林甫最主要的敌人是以李亨为核心的太子党集团,这其中就包括宰相李适之、刑部尚书韦坚、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以及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等人。

韦坚是李亨的小舅子,王忠嗣是李隆基的样子,皇甫惟明是李亨的发小,李适之则是当朝宰相,这四人都是当朝重臣,都手握重权,面对这样强大的组合,李林甫看似根本没有机会击败他们,不过善弄权术的李林甫决定各个击破。他先用明升暗降的方式上奏给韦坚请功,将他手中的权力削减了一半,随后李林甫又对李适之发起攻势。

公元746年正月,李林甫私下找到李适之,声称华山之中隐藏着一个大金矿,只要开采成功就能为大唐增加巨额财富,李林甫希望李适之能够上奏李隆基开采金矿,李适之认为这不是坏事,便上奏请求开采华山。开采华山不是一件小事,李隆基征询李林甫的意见,李林甫表示华山是李唐王气所在之地,开采华山对李唐江山社稷不利,提出此建议的人肯定不安好心。在李林甫的谗言迷惑下,李隆基不但没准备开采华山,还将李适之痛批一顿。

当年正月十五,长安城取消宵禁,李亨、韦坚、皇甫惟明等人在街头赏花灯的时候遇到,并进行了一番交流,此事被李林甫派出的眼线抓了个正着,紧接着李林甫前往皇宫向李隆基告密,声称皇甫惟明和韦坚等人私下约见太子,恐怕意图不纯。此时的李隆基已经步入老年,他最担心的就是失去皇位,在李林甫的挑拨下,李隆基下令将韦坚贬为缙云太守,皇甫惟明被贬为播川太守。就这样,李林甫通过各个击破的方式,将皇甫惟明和韦坚赶出了朝堂,李适之不想深陷政治漩涡,当年四月主动请辞养老。就这样,太子府集团的四位重要人物当中,接连倒下了三个。

李适之请辞后,次席宰相的位置出现了空缺,后来李林甫推荐门下侍郎陈希烈担任宰相,陈希烈是老子和庄子的研究者,善于表演道家法术,他成为宰相后完全惟李林甫马首是瞻,这也是李林甫推荐陈希烈惟宰相的目的。太子李亨为了撇清和韦坚的关系,直接和太子妃韦氏离婚,以此来证明自己并无野心。李亨和韦氏离婚后,并未逃脱李林甫的打击,李亨有一个小妾杜氏,她的姐姐嫁给了左骁卫兵曹柳勣,曹柳勣为人十分猖狂,他的岳父杜友邻一直以来为人低调,杜友邻担心曹柳勣猖狂的性格会给太子带来麻烦,因此以岳父的身份训斥他。曹柳勣是个爱面子的人,他不但不听杜友邻的劝告,反而诬陷杜友邻正在密谋拥立李亨为皇帝,并在长安城内散布谣言。

李林甫得知太子府内乱后,果断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找到曹柳勣,声称只要曹柳勣出面弹劾太子李亨就提拔他。鬼迷心窍的曹柳勣按照李林甫的指示行事,矛头直指太子李亨。李隆基对李亨是比较信任的,加之十年前太子李瑛的惨剧还历历在目,李隆基不想重演父子相残的悲剧,故而下令处死曹柳勣,同时停止对太子的指控。李隆基的态度让李林甫知道太子地位不可撼动,但他仍不死心,最后强行将皇甫惟明和李适之牵扯进来。

李林甫在李隆基面前进献谗言,声称太子府其他人心怀不轨,应当*掉。此时的李隆基已经迈入了昏君行列,只要不动太子李亨,其他事情都任由李林甫去做,李林甫便以调查谋反的名义将之前牵扯太子案被贬的官员全部*掉,李适之得知此事后服毒自尽,他的儿子李適也在河南府被当众打死。随后,皇甫惟明和韦坚都被*害。在李林甫迫害太子府成员期间,李隆基养子王忠嗣却一路高升,手握河东、河西、陇右、朔方四大节度使,统兵27万,势力已经超过了安禄山,也是下一任宰相的重要人选之一,

王忠嗣的平步青云让李林甫非常担心,接下来他将全部心思都放在铲除王忠嗣上面。不得不说,李林甫在政治斗争方面的造诣极高,为了铲除王忠嗣,他决定拉拢安禄山。之前李林甫和安禄山之间的交集并不多,两人算不上朋友,但也不是敌人,在安禄山看来,王忠嗣的做大让安禄山非常不安,在李林甫的拉拢下,安禄山决定出手。

公元747年,安禄山上书请奏在河北建一座雄武城,用来屯兵屯粮,抵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安禄山在上书请奏的同时也给王忠嗣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前去商讨。王忠嗣收到邀约后,决定先悄悄前去探查一番,王忠嗣到达河北后,没发现任何要建城的迹象,王忠嗣机敏的感觉到安禄山目的不纯,此次邀他前往可能是想*掉他。离开河北后,王忠嗣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折,将自己在河北的所见所闻悉数上报,并提醒李隆基要做好提防,因为安禄山可能有谋反之心。

当初张九龄也提醒过李隆基要提防安禄山,不过此次王忠嗣的话并未引起李隆基的重视,他不但没有提防安禄山,也没对王忠嗣的奏折进行回应。李隆基这个举动让王忠嗣感觉到自己已经失宠,为了明哲保身,王忠嗣主动辞掉了河东和朔方节度使之职,保留了陇右与河西节度使之职。陇右与河西是王忠嗣的大本营,也和安禄山的地盘有一定的距离,王忠嗣这样选择是为了求一个稳妥。

面的王忠嗣的主动请辞,李隆基欣然接受,在回复王忠嗣的时候,李隆基提了一个额外要求,让他从吐蕃手里把军事重镇石头城夺回来,以表忠心。石头城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吐蕃将其占领后,派出重兵把守。王忠嗣知道攻打石头城的难度有多大,于是他上书表达推辞,声称攻打石头城的时机未到。

王忠嗣的推辞是有道理的,他长期驻守在西北,对石头城的情况非常了解,此时出兵就是主动让士兵们送死。但这次拒绝让李隆基大怒,他认为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战,随后王忠嗣的属下董延光秘密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折,声称自己愿意率兵前去攻打石头城,为了找回皇帝尊严,李隆基下诏让董延光作为攻打石头城的主帅。为了不让董延光顺利出证,王忠嗣挑选了一批老弱病残给他,并且不给他提供粮饷,董延光随后将此事报告给了李隆基,然后率兵强行攻城,最终大败而归。

李隆基收到战败的消息后,将罪责全部归咎到王忠嗣身上,认为是他消极应战才导致兵败,盛怒之下的李隆基决定处罚王忠嗣,于是召集官员商讨如何处罚王忠嗣。王忠嗣在拒绝李隆基之前就做好了准备,他认为自己最差的结局就是被免职,然后回到京城担任一个闲职。但李林甫不这么想,他的目标是置王忠嗣于死地。

就在李隆基召集群臣商讨如何惩罚王忠嗣之际,李林甫派出自己的亲信八百里加急前往济阳县,给济阳别驾魏林送一封书信。几天后,魏林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折,声称王忠嗣此次拒绝出兵是想拥兵自重,为拥立太子李亨为帝呐喊助威。魏林之前是王忠嗣的下属,又是宰相魏知古的儿子,而且魏林此前并未参与过朝堂争斗,他的话让李隆基产生了动摇,随后他下诏让王忠嗣火速前往长安,然后让御史台、中书省联合调查王忠嗣抗旨一事。

在审理之前,李林甫已经给御史台和中书省打过招呼,调查结束后,联合调查组一致建议判处王忠嗣死刑。但李隆基相信王忠嗣的为人,迟迟没有下令,就在此时,新上任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来长安述职。王忠嗣一生提携了很多人,其中哥舒翰是最耀眼的一个,王忠嗣早先发现了哥舒翰的军事才能,提拔他为军中主将,而哥舒翰也凭借勇猛的作战能力,让吐蕃士兵闻风丧胆。哥舒翰的表现也获得了李隆基的认可,在王忠嗣辞去陇右节度使后,李隆基果断启用了哥舒翰。

哥舒翰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坚信王忠嗣不可能谋反,此次前往长安面圣的时候,哥舒翰以自己的官职作为担保,坚称王忠嗣不会谋反。李隆基一直不相信王忠嗣会谋反,哥舒翰的到来给了李隆基一个台阶。公元747年十一月,李隆基下诏将王忠嗣贬为汉阳太守,不久后又让他调任汉东郡太守,在上任的路上王忠嗣暴毙身亡,时年45岁。

纵观整个大唐历史,王忠嗣的能力和人品都是能拿得出手的,他的去世让大唐的西北防线失去了一道屏障,也让安禄山彻底高枕无忧。从李林甫上位以来,他几乎将坏事做绝,他凭借顶尖的权术将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裴敦复、韦坚、王忠嗣、皇甫惟明等人悉数拉下马,这些人都是大唐的顶级人才。李林甫之所以能将坏事做绝,一方面是他的权术水平高,另一发面也是李隆基的纵容。李林甫手上沾染的鲜血,李隆基起码要负一半的责任。

此时的大唐,朝廷被李林甫、安禄山等人霸占,后宫被杨贵妃一人控制,李隆基身为一国之君,放任自流的做法也彻底让他迈入昏君行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