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作家白桦来说,这似乎是他逆境中一道暖阳。
“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1958年4月的一天下午。
片中那首插曲使我没来由地泪如泉涌,为什么呢?
也许因为它的旋律出奇地温婉,也许是因为歌词惊人的纯情,也许是因为我自己一落千丈的处境。
我在影片的字幕上看到作曲是高如星,我知道他。”
写下《九九艳阳天》的高如星刚刚29岁,这是他人生中最顺遂得意的时候。
高如星是小学文化,没进过音乐学院,没有师从过任何名家,可是他懂合声,会配器,他写的歌既有民族风格,又有时代精神。
文艺圈的人们把他看作天才。
不仅如此,还觉得他穿风衣特帅。
“因为他特洋,这个人怎么那么土又这么洋。”
或许正是音乐赋予了高如星这样的气质。
高如星出生在革命老区晋西北兴县,那是种地用镢掏、不长庄稼光长草的穷地方。
令人惊奇的是,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蕴含着丰富的民歌资源。
高如星从小就会唱很多民歌,他不仅记得民歌的歌词,还记得同一首歌词几种不同的音调,几种不同的唱法。
就连树上小鸟的鸣叫,也能引发他的创作灵感,随即哼出动人的旋律。
1944年,抗日战争正在山西大地激烈进行。
15岁的高如星参加了八路军“战斗剧社”,学习文化,学拉提琴,随后正式参加了乐队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