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没有苍松伟岸,没有云杉挺拔,更没有杨柳婀娜,只把根扎向大漠深处,以笔挺的身姿迎接风沙洗礼,这就是胡杨。
在驻守内蒙古北疆的某边防连官兵眼中,胡杨象征着顽强与坚韧,而这些精神也是边防军人所向往、所追求的崇高品质,于是他们也便有了一个特殊的称谓——“胡杨哨兵”。
“要么冲锋,要么倒在冲锋的路上。”
在雪域高原,一群骑兵常年担负数百公里的警戒任务。那里没有春华秋实的四季,一年中多数时间巡逻骑兵都要顶着寒霜执勤,他们就是高原骑兵。
又一批新兵来到骑兵连,老骑兵告诉新骑兵,骑上威风凛凛的战马走在巡逻队伍中,便会以昂扬的姿态抵御风雪、卫国守防。骑兵是一个古老的兵种,“时刻准备冲锋”是连队传承的精神血脉。
傲立的胡杨,追风的战马,都是戍边精神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边防建设日新月异,但生长在戍边人血脉中的精神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每年新兵下连之时,边防连队开展的新兵入营第一课,总是离不开戍边精神的培育。在今年夏季新兵入营之际,就让我们走进这两个连队,了解他们的守防故事,感受军人内心根植的真情和大爱。
——编者
胡杨伫立。
卫士巡边。
胡杨之恋
■向 勇 何 东 张 祥
高原骑兵执行巡逻执勤任务
是什么让他们留在边防
6月下旬,一批新兵来到驻守沙漠深处的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连。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二级上士高成龙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彼时,听说要到有一片胡杨林的地方当兵,他还兴奋不已。很快,这股兴奋劲就如气球般被现实的风沙戳破。
坐火车、转汽车,高成龙一路辗转终于看见了一座城镇。汽车驶上一条主干道,路两边有了灯光。高成龙透过车窗向外张望,掰着手指就能数过来街边的路灯,他的心情顿时一落千丈,满怀的期待化为乌有。
“老家的农村都比这里繁华。”后排座位上,一位战友小声嘀咕着。汽车继续驶向戈壁深处,狂风四起,漫天沙尘遮盖天地,大风卷起沙砾拍打着车窗,车厢中有人被沙尘眯了眼睛,有人猛烈地咳嗽起来……
“你要去的连队驻守在沙漠深处,那地方胡杨能扎根,人也能扎根。人留下来是要有点精神的,更要吃一番苦头。”这一刻,高成龙的耳边再次响起新训班长的话,他才恍然大悟班长的语重心长,对未知的守防生活又多了一份忐忑。
下连当晚连队发电机突发故障,直至翌日清晨才恢复通电。清晨喝一口连队的“苦咸水”,高成龙的心凉了半截。一周后,他第一次和家人通电话,表达了自己服完两年兵役就退伍的想法……挂上电话,高成龙焦躁的心总算稍稍平静下来,他开始盼星星盼月亮,盼望着“那一天”早些到来。
入营第一课,连队安排军医赵俊飞授课。这是位老边防,大学毕业来到连队,至今已近20年。这个沉甸甸的数字让高成龙心头一震,然而更让他震撼的,是赵俊飞接下来的讲述。
赵俊飞告诉高成龙和其他新兵,初次面对飞沙走石的环境,每个人的内心都会迷茫,都会想立刻打起背包离开这儿。从初到边防的新奇,到熟悉环境的失落,最终让赵俊飞做出重要选择的却是他对人生价值的衡量:“连队最缺的是人才,战友们离不开军医。他们守护着边防线,我要是走了,谁来守护他们?”
赵俊飞多次放弃调回城市任职的机会,从未觉得人生有缺憾,反而时常感到获得感满满——战友有事总会第一个想到他,离队多年的老兵回到家乡,逢年过节总忘不了打来问候电话;新兵给予他亲人般的信任,总是称呼他“飞哥”,后来他干脆把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微信名。
听完赵俊飞的授课,高成龙觉得身边有了一个榜样。对于未来的选择,他心里似乎也有了底气。就像赵俊飞对他说的那样:“在这里守一天就要有一天的价值,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
一年后,当家人再次和高成龙提起年底退伍的事,他鲜明表达了自己留队的愿望:“这一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吃苦让人终身受益。”
如今,高成龙已在连队守了10多年,他不仅个人成绩突出,还带出多位优秀骨干,他经常对身边战友说,只要部队需要,自己会一直守下去。
留下来,是许多边防军人坚定的选择,他们却常常得不到亲人的理解。当年因为当连长的丈夫选择留在边防,军嫂李海婷不知和他谈过多少次,流过多少眼泪。这位军嫂心里始终有个问号,是什么让丈夫做出这样的选择?
那年,李海婷专程到连队探亲,想看看丈夫究竟为啥离不开这个沙漠深处的连队。
李海婷从山东出发,辗转数十个小时到达沙漠边缘的车站。连队派来的汽车,在戈壁滩的搓板路上颠簸,她吐得昏天黑地,越走心越凉。
来队探亲的第二天,一场沙尘暴不期而至,搭建在温室大棚上的塑料棚顶被风卷走。风停了,李海婷跟着战友们一起赶来收拾一片狼藉的温室大棚,只见刚出芽泛绿的菜苗无一幸免,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几天后,一队官兵外出巡逻遭遇风沙被困。丈夫顶着沙暴天气,骑骆驼带队外出寻找战友。那是李海婷记忆中最煎熬的时刻,看着窗外遮天蔽日的黄沙,她的内心焦急不安。数小时后,风沙中出现一支驼队,看着丈夫熟悉的身影,她再次湿了眼眶。
这两次经历,改变了李海婷对连队的印象,她也渐渐理解了丈夫的选择。离别前夕,丈夫带李海婷去看了沙漠中的胡杨林,她永远记得丈夫说的那段话:“在边防线上,每名风沙中挺立的军人都是一棵胡杨树,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作‘胡杨哨兵’。”
探亲归来,李海婷再也没有和丈夫提起过让他离开边防。她也真正理解了,为何军人离不开连队,因为他们已经把根深深扎进沙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