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铁夫看来,拥抱梦想是他的初心,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学科并产生兴趣,那么,他做的这件事就很有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梦想是最美的花朵
原来教英语,自己研发课程体系;如今做科普,又自己组装显微镜。面对挑战,赵铁夫把自己作为方法,从语言天地到微观宇宙,即便并未进行过系统性学习,他也能转换自如。盯着咖啡店的水缸不是行为艺术,而是为了还原自然之美的科学艺术,这再次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赵铁夫的网络ID是“地下科学家”,这致敬了他的偶像、同样不走寻常路的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40岁才开始从事科学研究,依然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做出历史性的贡献。人生改赛道不易,可就算隔行如隔山,心中的热爱也会指引我们翻山越岭,一路向前。每一滴放大百倍的水都是一个美丽新世界,每一个用心浇灌的梦想都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转发!点赞!
转自丨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 齐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