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33年的夏天,日本人到哈尔滨已经大半年了,老百姓还跟往常一样到秋林公司买红肠、大列巴,喝啤酒、格瓦斯,天香楼的妈妈捯饬出的姑娘还是那么花枝招展。”
谍战剧《剃刀边缘》的开场旁白迅速把观众带入那个时代,“剃刀”的故事由此开始。
“剧中出现了很多东北特色的台词、特产,也对当时的场景、烟、包、旗袍等元素进行了真实还原,从这部剧中,观众还可以一领哈尔滨当时的风情,增加了很多看点。”
谍战剧《剃刀边缘》的制作人高金玺说,文章对每一处把控都很严格,包括色调与场景是否符合,这一点体现在了警察厅的偏黄和马伊琍在街头的明亮,过渡很得当。
在谍战剧《剃刀边缘》的第一集中,大街上的人很多,到了苏俄大使馆门口一下子就没什么人了。
这是导演文章为突出环境特意所做的细节变化,正因为细节控、技术控的“制作洁癖”,让谍战剧《剃刀边缘》的品相大气沉稳不浮躁,各个方面都可圈可点,经得起观众检验。
在采访最后,制作人高金玺说,谍战剧《剃刀边缘》从筹备开始就立志做不一样的精品谍战剧,从观众的反馈和评价看,这种“小而美”的尝试是成功的:
所谓“小”指的是对自身作品线的精简,做好每一个小的地方,化整为零,让一部剧具备良好的灵活性;
“美”意味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镜头乃至色调,让一部剧变得更有质感。
《剃刀边缘》从源头上就在避免陷入作品同质化的困境,生动表达了那个年代中信仰的升华、民众的觉醒,最后从小处呈现出了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