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沪语歌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紫竹调—燕燕做媒》,以及80年代两部沪剧电视剧《昨夜情》和《璇子》中的歌曲《为你打开一扇窗》、《金丝鸟在哪里》等等。
然而,沪语歌却远不如粤语歌、台语歌那样蔚然成风。
音乐人有意识地开创沪语歌这一歌曲类型,要从90年代末算起。
沪语歌特有的腔调和题材,七零八碎,拼凑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
就请打开播放器,听他们怎么唱。
一
傅子明《做人难》MTV 编舞、服装和场景现在看来都有些魔幻
1995年,傅子明的沪语MTV《做人难》获得了第7届中国音乐电视大会串MTV金奖。
一时间,全国人民都通过央视看到了这名上海滑稽演员在延安西路附近的铁路上唱沪语歌的情景。
傅子明回忆说:“那个时候,北京人对上海人的认识还是巩汉林在小品里表演的那种‘小家败气’(没有气派)的形象。”
“一听歌名叫‘做人难’,评委都‘睏(睡)着’了。但是一放歌曲,他们眼睛又亮了起来:‘这个音乐怎么这么好听啊!’”
乐评人徐冰评论说:
“这可能是一个沪语歌的标志性事件。这是第一首被官方媒体推介并打入《中国原创音乐榜》前十名的沪语流行歌曲。”
“作词王辉荃、作曲屠巴海以及演唱者傅子明都是地道的上海人。”
“他们用普通上海人的语境和风格,通过流行音乐的方式表现出了一个上海小市民形象。”
《做人难》这首歌塑造了一个失意的上海小市民形象
当时36岁的傅子明知道自己红了,各种评论随之而起。
“很多人误会,讲‘有个姓傅的老师是唱沪剧歌的’。实际上,沪语歌不是沪剧,也不是滑稽小调。”
“它的旋律应该是典型的流行曲,而歌词、语音应该是上海方言所独有的,不是普通话的‘翻版’。”
那时,“沪语歌”尚且是新鲜事物。傅子明唱沪语歌,是因为在香港受到了“刺激”。
1994年,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到香港去演出。
香港人待客热情,吃完饭,带着演员们去唱卡拉OK——这种娱乐形式当时刚开始流行。
那是粤语歌风靡大陆的年代,傅子明当场亮嗓唱了几首。
香港人说:“上海这么大,什么时候可以听到你们的沪语歌呢?”
傅子明心想:粤语歌这么好听。而吴侬软语独具特色,沪语歌肯定更好听。
回沪之后,他把精力投入在沪语歌上,花了一年多时间收集和反复修改歌曲。
包括《做人难》在内,傅子明在专辑《风雨行》当中总共收录了10首沪语歌。
这是我国第一盘用沪语演唱的流行歌曲音带。
“90年代,录音带靠自己真唱,不好吃酒,不好吃香烟,还要忌口。”他说。
“唱了一个钟头两个钟头,嗓子哑掉了,回去休息,明朝再继续唱。录歌用了一个礼拜。”
《做人难》当中的人物形象,来源于傅子明的早年经历。
1979年考入上海人民滑稽剧团之前,他顶替母亲在上海第八袜厂工作,被分配到他最不喜欢的食堂,当时被称为“饭乌龟”。
王辉荃听了这段往事,以7个字一句的形式写了歌词。
傅子明觉得“有点像快板书”,将其改成22到23个字一句,并斥资5万元为歌曲拍摄了MTV。
《做人难》MTV里有不少场景取景于延安西路附近的铁路
专辑中的其他歌曲,也多少与傅子明的个人经历有关。
比如由他自己作词的《东方明珠》。
1993年,单位分给他一套位于德州路、上南路的一室一厅。
每天摆渡的时候,他都能看到东方明珠在建设中的浦东鹤立鸡群。“我想噶高、噶宏伟啊,就写了这首歌。”他说。
《勿要蹉跎了青春》描述了他刚考入上海人民滑稽剧团时期的状态。
作为小字辈,要做诸如买香烟、搬道具之类的杂事,因此有了这样的感叹。
《再会》和《风雨行》唱的都是他年轻时恋爱的心迹。
1995年,《风雨行》音带分两次发行,共卖出3万余盒,广大听众借此逐渐了解“沪语歌”。
1998年,傅子明演唱的沪语情景喜剧《红茶坊》主题曲在每天傍晚时分播出。
这首歌推动了继《做人难》之后的第二波沪语歌潮流,“沪语歌”这个概念终于为人所知。
二
徐冰曾经列出过一张“沪语歌坛本帮菜单”。其中,2016年解散的“顶楼的马戏团”乐队被他冠为“红烧肉”。
2001年,这支乐队在普陀区苏州河边上的一家小餐馆成立。歌迷喜欢将其简称为“顶马”。
沪语元素的加入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2002年加盟乐队的画家顾磊。
顾磊从小在曹杨新村长大,身上带着比较强的“新村气质”。
贝斯手梅二说:“我跟主唱陆晨从小生长在静安寺附近,和曹杨新村的语言、生活环境都不一样。”
“顾磊会说一些土话脏话,我们以前都没听过,有种打开另外一扇门的感觉,特别好玩。”
他们以此为灵感写了一首沪语歌,收录在2003年发行的专辑《小市民阶级趣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