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月27日,中共中山市委挂牌成立
1988年3月29日,中共陆河县委陆河县人民政府举行成立大会
1988年3月29日,中共陆河县委挂牌成立
有趣的是惠阳降格成为惠州市的一个区,正如深圳原本只是宝安县下的一个墟镇,后来居上,宝安降格为深圳的一个区,类似的例子还有梅县降格为梅州的一个市管县,汕尾由原来海丰的一个镇(汕尾镇)一跃成为地级市,海丰成为汕尾的一个市管县。在新设立的4个地级市中,阳江、清远、河源是撤县设市,只有汕尾是属于独创,历史上汕尾只是作为海丰的一个镇,这次一跃成为地级市可谓耐人寻味。
经过1988年的行政区划大调整之后,地级市的调整持续到1994年。由于肇庆和汕头2市辖区过大,“力所不及”,其中汕头市下辖8个县和1个县级市,肇庆下辖10个县。因此,1991年,汕头一分为三,分别是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潮州和揭阳为新建地级市。1994年,肇庆一分为二,分别是肇庆市和云浮市,云浮为新建地级市。至此,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格局最终形成,并持续至今。
1977-1987年的广东省政区图
其实广东的行政区划调整自建国以来一直在调整中,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1988年的调整也是在原有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的。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机遇期,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广东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城镇的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央认为,“现行的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已不适应城乡变化了的新情况”,为了适应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1980年国务院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根据全国统一部署,广东从1983年开始逐步调整行政体制,合并地区和市,以地级市代替地区管县,实行市管县体制。1986年,国务院调整放宽了设市标准,如“市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五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十亿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即设区的市),已成为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并对周围各县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可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广东省开始执行新的标准,1987年12月19日,广东省政府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调整我省部分行政区划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请示》。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复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给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批复》,广东随即撤销了所有地区,并分设了海南省,不再设有地区和行政区的建制,成为全国率先取消地区建制的省份之一,也成为清远、阳江、汕尾、河源建市,陆河、阳西建县的开端,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