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熊猫生活温湿的热带环境,与禄丰古猿、剑齿虎、乳齿象、三趾马等热带动物生活在一起。
这也是更新世著名的“大熊猫—剑齿象古生物群”。
然而因为熊猫的祖先防御能力较差,与其他猛兽竞争起来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打不过,躲还不成?所以它们就经常会匿藏在盆地周围的灌丛和竹林里。
面对这一片片无人问津的竹林,大熊猫也发起了公投,这时吃肉或吃竹子就成了一个问题。
或许及时地改变自己的食性,正是大熊猫能活下来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当时与大熊猫作伴的一批食肉猛兽,基本都已经绝了后。
而选择了吃竹子的大熊猫则以“活化石”之名,好歹还活了下来。
所以说在排除掉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大熊猫并非陷进了进化的死胡同。
它们反而很好地把握住了机会,成了残酷演化史上难得的一位成功者。
我们都知道,吃素给机体带来的营养远没有吃肉来得多。
而为了满足日常能量的摄入与支出平衡,有的素食动物会选择增加摄食量与摄食时长,又或是减缓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力。
例如树懒的基础代谢率,就还不到其他同等大小的哺乳动物的一半。
更极端的还数考拉,它们每天就能睡22小时,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则是在吃桉树叶。
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食物营养不够,用“懒”来凑。
但论起懒来,我们今天的主角大熊猫也不赖。
野生的大熊猫,平均每小时的移动距离也只有20米左右,多的一步都不想走。
此外它们每天还会花超过半天的时间休息,其余的时间则用来啃竹子。
所以,大熊猫的能量代谢率也是非常低的,能与树懒比肩。
也就是说,咱们的国宝也已经走上了节能这条路,用低耗能来抵抗食物的营养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