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天文训》中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北斗的运行方向。北斗的运行,同月亮、太阳、五星、二十八宿相配合,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先进的历法、天象体系。
图 廿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不同的视位置定的。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叫某某某节气(实际上二十四节气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
图 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并不是为了把一年划分开,而是与种植农作物农业有关,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就通过二十四节气来反映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的变化。
北斗还是古人划分时辰、月份、季节的主要依据。
北斗的斗柄指向,就叫做月建,是以北斗为指向在划分为十二辰的体系中确定其初始起点,用于纪月。
十二辰是将一个回归年时间划分为十二份,并将其与平面均分的十二方位对应的一套体系,用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地支符号表示。
以子为正北,午为正南的空间坐标,子为冬至,午为夏至的时间坐标,则夏人是以寅位作为正月的。使得处于东方的寅、卯、辰为一年中前三个月的春季,其次的巳、午、未为夏;申、酉、戍为秋;亥、子、丑为冬。这样,东南西北四方恰与春夏秋冬相应。
太阳回归年的周期形成了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节气是由北斗七星之斗柄所指而确定的,古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之说,斗柄每行十五度为一节气,二十四节气形成一个太阳回归年。
图 北斗斗柄指示“二分二至”
图 北极星冬、春、夏、秋之间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