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远在西域的餐厅也能大量吃蛙
成形于饥荒年代半坡陶盆中的蛙和鱼类形象
然而,远古的中国北方先民,关于蛙崇拜的遗迹比比皆是。比如就曾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庙底沟遗址出土过蛙形纹彩陶。加之中国国产蛙类普遍卖相不好,除了表层皮肤绿油油浑身滑腻腻的田鸡外,其他什么中华蟾蜍之类不是颜色灰暗,就是背部长满恶心的肉疙瘩,着实让人提不起食欲。
那又是什么原因让汉人把如此丑陋之物搬下神坛送上餐桌呢?
蛤蟆的外貌很难让人对它有食欲
有些人简单地将汉人的食蛙习惯归类为稻作区特有的饮食习惯。又或者沿用经典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思路,认为汉人的食蛙行为是因为匮乏可食用牲畜的一种蛋白质补充方式。
但这两种解释都站不住脚。同样是匮乏可食用牲畜的东亚稻作区居民,蛙类就从来不是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上的传统菜肴。
许多汉人的食蛙行为,其实是源自于中国历史上的饥荒年代,且在和平年代中不断得到完善,最终才形成当代特具特色的食蛙文化。这里小编要举两个案例:
苦难行军中激励半岛北部居民士气的宣传画
朝鲜半岛北部自90年代后,开始进入艰难行军时期。朝鲜半岛北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就此日益减少,蛙类在那里从往日的随处可见,变成了今时的几乎绝迹。因为饥肠辘辘的居民,往往会把一切能吃的都塞进嘴里!
在报告文学《我们最幸福》提到过,一位姓宋的女士在首次品尝烤蛙肉时竟然喜极而泣,并认为那是她一生中所能尝到的最美味食物。
同样的例子,也在2008年出版的《夹边沟记事》里出现。书中就提到,劳改犯人对蛙与蛤蟆,由原来的抗拒到争相恐后的捕食。当蛙类资源吃的差不多后,它们的幼崽蝌蚪,也开始游入饥肠辘辘者的血盆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