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
1988年,持续了8年的战争结束。伊拉克“扩大海岸线”的计划*。伊朗保住了革命果实。
但伊朗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持续恶化。伊朗随即收回了伊斯兰湾、穆斯林湾的方案。
伊朗建立的政教合一政权号召“没有东方、西方,只有伊斯兰。”这一口号使得美国开始重新审视同伊朗的关系。此外,伊朗要求美国交出巴列维国王,遭到了拒绝。伊朗扣押了美国在伊朗的52名外交官和平民。
1981年,美国通过谈判使得扣押人员得以释放。
▲美国电影《逃离德黑兰》,反应人质危机导致美伊关系全面恶化
人质危机之后,伊朗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从此走向敌对。西方国家开始使用看似中立的“海湾”或者“阿拉伯-波斯湾“(海湾更常用)来称呼波斯湾。
1990年8月2日,夺取伊朗胡思齐省失败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在联合国要求伊拉克撤军的情况下,伊拉克拒不履行,引起了美英法以及部分阿拉伯国家组成联军攻入伊拉克。
这场战役也被西方称为“海湾战争”,这里的海湾就是波斯湾。
▲海湾战争
由于伊朗和阿拉伯世界、西方世界的关系恶化。波斯湾出现了阿拉伯湾、阿拉伯-波斯湾以及海湾多种称呼。
联合国秘书处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参与了命名的工作。1994年和1999年,联合国秘书处发出了两项指示,明确使用“波斯湾”这一名称。波斯湾暂时成为了联合国专用的名称。
▲联合国1994年文书,将其称为波斯湾(Persian gulf)
2006年3月至4月,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上,宣布了研究成果。根据从1世纪到今天的2000多年历史资料的记载,“阿拉伯湾”的记述只有3份,“波斯湾”的记载多达1800多份。
因此,按照历史记述以及多个国际条约的签订,波斯湾成为了该海域的国际性称呼。
在联合国的“支持下”,2010年时期,伊朗甚至宣称,凡是不把这片水域叫做“波斯湾”的外国航班一律不准进入伊朗领空,宣誓对该水域的“命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