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时艾柱熄灭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艾灸盒里的艾柱容易熄灭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4-01-01 08:10:59

自古有“知艾者福,善灸者寿”的说法。古书中对于艾灸的作用原理这样描述:“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可见艾灸对于人的益处不言而喻,尤其目前正值三伏,是艾灸的好时机。但是也有很多人想应用却对艾灸不明其理,不通其法,不晓其方,不知其忌,往往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本期我们邀请权威专家对艾灸反应和禁忌等方面知识进行讲解。

本期专家:丁庆刚,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临床中心疗区副主任。吉林省针灸推拿青年人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滞动针专委会副会长,吉林省针灸学会头针专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擅长调治头面疾病,如面瘫,三叉神经痛,耳聋耳鸣,头晕头痛等;各种痛症,中风后遗症,更年期综合征,失眠;带状疱疹;脾虚肥胖,小儿尿床,孕前产后调理,瘦脸瘦腰美容,亚健康调理等。

一、艾灸的原理是什么?

1.温经散寒:《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可见灸法可以温经散寒,同时通过局部的温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

2.艾草药性:《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草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其制作成艾绒燃烧后依然有此作用。

3.穴位作用:艾灸对应不同的病症刺激不同的穴位,从而影响相应脏腑经络,起到养病全生的作用。

艾灸时艾柱熄灭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艾灸盒里的艾柱容易熄灭(1)

二、艾条的选择

1.艾绒的色泽

艾条是艾草粉碎后一遍遍筛选出艾绒卷制成的。于本年采收的艾草呈青绿色;而艾绒质地以陈年为佳,陈年艾会逐渐变黄,里面有少许绿、黑色的杂质。

2.艾绒的气味

品质好的艾绒气味清淡芳香,不刺鼻;品质差的艾绒味道浓烈刺鼻,甚至更差的艾绒还有霉味。

3.艾绒的质感

品质好的艾绒触感细腻,而差的艾绒手感则很粗糙。好的艾绒容易抱团,即使把包装纸撕开,也不会完全散掉;而差的艾绒把包装纸一撕掉就会散落。

4.艾绒的燃烧速度

艾绒具有高低比例的区别,比例越高的艾绒质量越好。比例高的艾绒燃烧时出烟轻和,穿透力强,效果温和,不易伤经络,且燃烧时艾灰不容易掉落,人不会被掉落的火星,艾灰烫伤;而比例低的艾绒里多含有杂质、茎秆等,燃烧时出烟浓烈,穿透力差,效果燥烈,燃烧时会产生爆燃,火星和艾灰会四处掉落,容易造成烫伤。

艾灸时艾柱熄灭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艾灸盒里的艾柱容易熄灭(2)

三、艾灸的选穴

艾灸的选穴多种多样,不同体质、不同症状的人往往需要灸特定的穴位才能起到可观的效果。

引火归元之要穴——涌泉穴

常常有手脚冰凉的朋友,一灸就上火,涌泉穴就对这种问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人体正常的状态应该是阴在上,阳在下。但由于现今生活节奏快,人们常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导致阳气浮于上焦,而下焦不足,由此产生“上热下寒”,即口舌生疮,手脚冰凉等症状。此时艾灸涌泉穴可以起到补肾火,温养肾水的作用,从而引火归元。所以经常艾灸涌泉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腰膝强壮、行走有力,并对肾精亏虚所引起的腰膝酸软、耳鸣、遗精、失眠以及各种妇科男科疾病均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除了涌泉穴之外,常用的艾灸穴位还有很多,例如可以解表疏风、清热除蒸的大椎穴;强健脾胃,治疗胃部疾患的足三里;温补肾阳,补虚强壮的关元穴;滋补肾阴,壮阳强腰的太溪穴,这些穴位都可用于日常保健。

艾灸时艾柱熄灭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艾灸盒里的艾柱容易熄灭(3)

四、艾灸的时间段

艾灸的时间选择也是很多朋友纠结的问题之一,对于时间段的选择,如果精细一些可以采用子午流注的中对于时辰和对应经络的分法,然而大多数人可能不具备条件做到时间掌握的如此精细,也可以尽量每天有一个固定时间段来进行艾灸。需要注意的是,古人有“子午觉,卯酉功”之说,即一天中11:00-13:00、23:00后不宜艾灸。

五、艾灸的排毒反应

1.出汗:即在艾灸时和艾灸后会有出汗的现象,汗为排出邪气的方法之一,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2.排尿增多:是病邪通过尿道排出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温水以滋养水液之源。一般灸后出现尿频的情况,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欠佳。

3.便稀且频:频繁拉稀,而且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反应,使病邪从下极排出。出现这种反应,一般胃肠问题居多。

4.上火:有的人会感觉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不适,此时也可多饮暖水,或煮一些白粥,待其温而食之,亦可清火。

5.体表发凉: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发凉,这是寒气出于体表的反应,可以配合刮痧按摩,使寒气尽快排出。

艾灸时艾柱熄灭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艾灸盒里的艾柱容易熄灭(4)

六、艾灸禁忌

1.辨清体质: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艾灸,艾灸虽可养生护生,但也有其适应人群,若选用不当,往往适得其反。总体来说,艾灸不适合实热及阴虚体质的人群,这类人表现为面目红赤、渴喜冷饮、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症状。火盛施艾其火更甚,阴虚施艾其阴益竭,故不适合艾灸。

2.忌顺序颠倒:艾灸可以提拔阳气,当灸力进入人体时,假如不顺应体内规律,就可能影响体内阳气的正常运转。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壮数是先少而后多,艾柱是先小而后大。但在特殊情况下,则可酌情而施。如脱肛时,即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因此,不可过于拘泥。

3.忌灭火不当:一般来说,纯艾点燃之后再熄灭是不容易的,艾条、艾绒属于易燃物,即使看不到丝毫烟气,里面仍可能在微弱燃烧。正确的处理方法是选用专业艾条灭火器具,或者把艾条放进封闭的铁盒内闷上几分钟,也可以插进沙子里面,艾条都会因缺氧自动熄灭。

4.忌灸完洗澡、吹风:艾灸后的一段时间内,灸力还在体内发挥作用,此时宜静不宜动,可平卧或静坐,等艾灸效力散去即可。因为毛孔张开,病邪容易乘虚而入,所以艾灸结束后应间隔至少半小时再洗澡,同时还要避免吹风受寒,如果灸量比较大,则间隔的时间还要更长。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添怡

编辑:于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