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柴在解放战争时期产的炮弹(济柴宣传部部供图)
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千年古城回到人民手中。刚刚解放的济南,经济面临崩溃。济南军管会和市政府广泛发动广大工人和市民积极投人迅速恢复生产和支援前线的斗争中。
1948年10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济南军事管制委员会派李长春、翟向前、孙德明、郑维先、侯青山、王治民、马玉峰、杨光明、阎峰路等9人组成军管小组接收工厂,军管组长李长春任厂长,翟向前任*。工厂更名为“华东财办工矿部济南工业局第一厂”。在军管组的领导下,工厂经过半个月的整顿就全面恢复了生产。由于采取了“三原不动”(即:原职、原薪、原机构)的接管原则,并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党的基本政策,调动了工人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工厂的生产效率得到成倍提高。至1949年9月,工厂共生产60毫米迫击炮弹弹体和尾管10万多套,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乃至全国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济柴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国臣介绍,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至今还陈列保存着当年济柴工人积极生产炮弹的现场照片和加工炮弹用的蓝图,这是济柴的一段红色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济柴生产场景(济柴宣传部供图)
1950年1月,工厂生产方向开始由军工产品向民用产品转型,并初步确立了研制内燃机的发展方向。同年11月,工厂更名为“济南第一机器厂”。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工厂接受了上级交给的紧急任务,要在最短时间内制作1300条汽车防滑链条。为保证志愿军的汽车在冰天雪地里跑得又稳又快,全厂职工以极大生产热情夜以继日赶制防滑链,提前完成了这一光荣任务。1952年,企业的产品由原来修配枪械、制造炮弹,转变为生产支援工农业发展的专用机械,主要产品包括:8-25马力柴油机、600公斤柴油打桩机、0.4立方米水泥搅拌机、农用抽水泵和三轮水车等。
1953年8月10日,济南第一机器厂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机器工业局领导,同时更名为“济南柴油机厂”。至此,“济柴”这一称呼开始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
济柴柴油发电机组为西藏点亮第一盏电灯
济柴划属一机部四局领导后,企业的发展方向正式确定为:中小型农用和船舶动力所需的200马力以下中速系列柴油机制造。有了目标,济柴广大职工坚持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克服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全力以赴展开新型柴油机的开发试制。1953年8月,试制成功立式3缸60马力低速柴油机,并投人小批量生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济柴生产的柴油发动机(济柴宣传部供图)
1953年9月,设计人员参照捷克斯柯达4160中速柴油机样机,测绘仿制立式4缸、750转/分、额定功率90马力的4160型柴油机,并于1954年8月试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机械产品制造的一项空白。
1955年,济柴在此基础上又先后试制成功:配备行星式离合装置的4160型船用柴油机,立式8缸、转速750转/分、180马力陆用和船用8160柴油机,以及160柴油发电机组,广泛用于农田排灌、地质钻探、发电和船舶动力,有力支摆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20世纪60年代运输到高原的济柴产品(济柴宣传部供图)
据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壮丽一百年》济柴发展简史(1920-2010)记载,1956年初,根据*总理亲自批示,第一机械工业部给济柴下达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西藏日喀则发电厂制造两台56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并派人到现场安装调试直至发电。
接受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后,济柴在一没技术二无经验的情况下,攻克重重技术难关,研制出高原用柴油发电机组。随后,工厂又派专人奔赴日喀则安装调试机组。经过连续奋战,机组终于在上级要求的时间内成功发电。
“可以说,是我们济柴生产的柴油发电机点亮了西藏第一盏电灯,结束了西藏没有电灯的历史!”李国臣自豪地说,也是在1956年,济柴生产的柴油机出口到越南,开创济南市机械产品出口之先河。之后,济柴产品援外出口到缅甸、柬埔寨、尼泊尔、阿富汗、印度尼西亚、朝鲜、古巴等十几个国家。
《大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济柴支农好经验
1960年,全国掀起了工业支援农业的运动。根据中共济南市委的决定,济柴与当时的历城县柳埠公社结为工业支援农业的挂钩单位。接到任务后,济柴从人力、设备、技术、物资等方面全方位对柳埠公社进行支援。先后支援柳埠公社铣床、钻床、发电机、柴油机等机械设备21台,小型工具和机械零件1890多件,帮助公社检修机械设备120台次,培训工人51名,并为其成功试制了土拖拉机等农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