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破坏专注力吗,听故事专注力训练

首页 > 宠物 > 作者:YD1662023-11-17 09:26:33

大家好,我是注意力学习能力指导师~桃子老师

经常有家长对我说:

“我家孩子不喜欢读书,就喜欢听故事,《西游记》《三国演义》《哈利波特》全都听完了,感觉他也都听懂了,说起来还头头是道呢。”

“老师,孩子作业太多,学业负担太重,实在没有时间读书,我能够用听书的方式,让他去了解一些名著吗?吃饭,洗澡,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都可以听一听,充分的利用零散时间,这种方式怎么样?”

“老师,我们家孩子视力不好,他老是看书,我很担心他的视力,所以我还是想让他听一听书,这样一举两得,既保护视力,又能读到想读的书。”

应该说,从利用零散时间和保护视力的角度来说,听书这种方式不错,但是不能用听书代替读书。

为什么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破坏专注力吗,听故事专注力训练(1)

听书影响专注力,看书锻炼专注力

听书和读书是两种不同的信息接收方式。

听书是被动状态的信息接收,被动状态下很难高度集中注意力。

看书是一种主动获取信息的行为,是手眼脑协同工作的结果。

在头脑中回想一下孩子听书的场景,一般情况下都是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听。听书不束缚孩子的双手和双眼,耳朵听着,手上摆弄着东西,眼睛还东转转西转转,看着好像什么都不耽误,但我想说,这种“一心多用”的做法非常不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和专注力的培养。

一心多用对专注力和大脑会产生影响,新加坡的一项研究就发现,一心多用会影响长时记忆的形成,尤其对12岁以下的儿童影响巨大,会增加其患注意力缺陷的风险。

此外,还有科学家认为一心多用会干扰孩子学习,会让他们完成作业的时间延长25%到400%,会让孩子思维混乱,感到疲劳,失去灵活应对的能力。

著名学习与记忆研究机构的神经学教授Millers曾经指出:

"人们在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通常会犯下更多错误。当你在不同任务间来回切换时,大脑的神经网络必须进行回溯,在确定了之前离开的位置后再进行重新配置。这个格外的动作会让脑子变慢,于是犯错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阅读是不能去寻求捷径的,而听书就有点追求所谓效率的意思。但是家长朋友们要注意,千万别让孩子捡了芝麻,丢了个大西瓜——孩子本身就好动,你还要让孩子在阅读中(听书)解放他的手和眼,他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就应该是手、眼、脑三者完美合一:手端书或记笔记,眼观字或记下字形字句,脑子跟着思索。只有这样的阅读,才真正是吸收了的。反行之,对孩子真的没有多大好处。读书是一种主动获取信息的行为,阅读就该专注,没有专注,一天听一本书也是徒劳!

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破坏专注力吗,听故事专注力训练(2)

听书只有助于口语表达,看书才有助于口语表达 文字表达

“听书”听得多的孩子,比较会说,他会将他所听到的用嘴巴说出来,表达过程中会有一些即时的词汇。

“看书”看得多的孩子,比较容易转化为书面表达,也就是写作。咱们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

一是文字本身是实体的、形象化的,看得多了,自然较容易转化为手写。但听不一样,听是有音而无形,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能说会道的孩子,但是要他写出这个词,他有时写不出来——道理很简单:听是控说的,看是控写的;

二是听书很多时候是一遍匆匆而过,很少回过头再去听一个词、一句话,这跟看书完全不可比,看书的过程中看到好词好句,可以多停留,想回味精彩的段落,可以往回翻。另外,看书最大的好处是,比较容易记笔记,写即时读书笔记,或停下来系统思考。

孩子还小的时候,识字、写字、文字表达很重要,就需要多看书。听书易识音而不易识字形,至少对孩子写作文是不利的。

所以说,听书多的孩子比较会说。看书多的孩子既会说,还会写。

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破坏专注力吗,听故事专注力训练(3)

总的来说,如果经常用听书取代读书,对孩子有三个方面的影响需要家长朋友注意:

1、 识字、写字、文字表达的积累(低年级阶段是黄金时期,对后续的学习有深远影响)

2、 专注力的培养(学习的基础,专注力的破坏几乎不可逆,需要艰苦的训练过程)

3、 自律性和自我效能感/自信的培养(抱着手机听的孩子和捧着书籍读的孩子身体姿势不同、外界评价不同、自身感受也不同)

下一期我们会讨论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有兴趣的朋友们请关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