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观众们才能看到济公大闹宰相府戏弄为虎作伥的恶人,解救被欺压的百姓。
在游本昌的改动之下,观众终于看到了那个外表疯癫,却专管人间不平事的济公。
剧本里,原本还有这么一个情节。
济公没钱又想吃馒头,于是就将黑乎乎的五个手印印在馒头上,老板不得不把馒头送给济公。
游本昌看到这个情节后又开始急了,他觉得这是济公在占小便宜,吃白食。
于是,他又开始想办法改剧情了。
在游本昌的要求下,这段情节又多加了一个镜头,就是在济公拿走馒头之后,又扔回了几个铜钱。
就这样,在游本昌的改造下,电视剧中的济公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惩恶扬善、除暴安良,又不失幽默可爱的形象。
济公的形象虽然已经被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但拍摄电视剧的过程中,剧组还遇到了很多困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电视剧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缺少资金,没有特技,只能实景拍摄。
有时候为了拍摄需要,年过五旬的游本昌不得不爬到悬崖边上,冒着生命危险却还要演出济公的那种轻松自如。
剧中,有一场济公在寺院里大吃特吃肘子的戏,戏里游本昌吃的特别香。
然而,这个看似肥美的大肘子,其实已经臭了。
当时,已经是夏天了,39度的高温下没有任何冷藏措施就这么放了24小时。
第二天拍摄的时候,导演说:“嚼嚼嚼,吃吃吃”。
由于导演没有喊停,游本昌只好大口大口地嚼着肉。
一直坚持到导演喊停,他才“哗”的一声全部吐了出来。
事后,大家都笑他,既然知道肉已经臭了,就别再演了。
但在游本昌看来,这是作为一名职业演员应有的敬业精神。
在剧组,游本昌不仅要吃臭肉,还得吃“板子”。
有一次,年纪尚小的女儿来剧组探班,她想看看神通广大的济公是如何施展法力的。
但是,刚到现场,女儿就被父亲游本昌吓坏了。
这一天,正在拍摄济公在衙门受刑的戏。
剧中的情形是由于仙气护体,衙役即使用尽全力打板子,济公却依然睡的香甜。
可实际上,由于剧组资金匮乏,衙役都是临时演员扮演的。
一开始,这些人怕掌握不好力度,不敢真用力打。
但导演又要求真实,那就只得真打。
最终一共打了12遍,导演才喊停。
虽然已经提前做了防护措施,但这场戏拍完之后,游本昌站都站不起来了。
女儿看到后,吓得当场大哭。
众人又是哄又是逗,这才平息了这场小小的风波。
这部电视剧,游本昌投入了所有的精力。
他时常琢磨着如何在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表现出济公的法力无边。
有一出济公狱中显神通的戏,就是游本昌和道具师思想碰撞的成果。
狱中的济公戴着手铐的手铐,就是用南方的糕团做成的。
最后,济公直接将锁吃掉的片段,反而还成为了一个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