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友们,你们去过北京的故宫吗?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略读课文,材料一按照参观路线,由南到北依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等。如果你还没有去过故宫,不妨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了解故宫的一份有用的资料。
首先来了解一下生字词语:【玲珑奇巧】形容小而奇巧,精致奇特,现也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望柱】也称栏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栏板和栏板之间的短柱。
【鸣钟击磬】简单说就是演奏乐器的意思。鸣,撞击。钟,本义是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击,敲打。磬,古代的一种乐器,击之而鸣。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井然有序】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近义词:矫健——强健 缭绕——萦绕 肃穆——肃静
辉煌——灿烂 悠扬——婉转 玲珑奇巧——玲珑剔透
反义词:矫健——蹒跚 巨大——细小 宽阔——狭窄
辉煌——阴暗 绚丽——暗淡 迥然不同——大同小异
词语搭配:(玲珑奇巧)的角楼 (宽阔)的广场 (威武)的铜狮
(湛蓝)的天空 (庄严肃穆)的气氛 (明显)的变化
(宏伟)的建筑群 (和谐统一)的布局 (矫健)的金龙
其次,我们来学习文章内容,先来看材料一的内容: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故宫概况。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规模、总体特征等。“城中之城”写出了故宫规模之大,地位非同寻常。“最大最完整”和“有近六百年历史”则显示了故宫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第2自然段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故事的整体布局及总体特征。
第二部分(3—15自然段)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风格、用途等。第二部分又分为两个层次来分别介绍故宫的“三大殿”和“内廷”
第一层(3—10自然段)介绍了故宫的三大殿。我们依次来看:
第3自然段:按空间顺序,由外而内,由南至北进行说明。顺序为:天安门—端门—午门—内金水河—太和门。“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内金水河的美丽。
第4自然段:总体介绍三大殿。“矗立”意思是高耸地立着,用在这里突出了三大殿的雄伟壮观。本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数字加以说明,从“台基”“栏杆”“排水管道”等方面介绍了三大殿设施的奇巧,说明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
第5自然段:介绍“太和殿”的规模、建筑艺术风格。“湛蓝”的意思是深蓝色,深蓝色的天空衬托着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十二根”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太和殿气势雄伟的特点,并用“金黄色”“红色”“朱”等表示颜色的词语描绘出太和殿外观色彩的鲜明,突出了它的富丽堂皇、大气庄重。
第6自然段:用“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等方位词语准确地介绍了太和殿的内部布局。本段详细介绍了太和殿大殿中的龙,“龙”在古代是地位的象征,一般只有帝王才能用,这里着力介绍大殿重点“龙”,显示了太和殿的威严地位。
第7自然段:介绍三大殿的特殊位置,“中轴线”是指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三大殿建在中轴线上,突出了三大殿的重要地位。
第8自然段:介绍太和殿的用途。“鸣钟击磬”“乐声悠扬”“烟雾缭绕”三个词描写了太和殿举行大典时庄重威严、礼乐齐鸣的情景,说明了太和殿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第9自然段: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中和殿的建筑风格和用途——大典时,供皇帝休息的地方。第10自然段:一句话简单介绍了保和殿的用途——殿试的地方。到此,三大殿都已经介绍完毕,接下来就是第二层次(11—15自然段)介绍了故宫的“内廷”
第11自然段:是过渡段,用空间顺序的描写,介绍了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引出下文对“内廷”的介绍。第12自然段介绍了乾清宫的用途。第13 自然段介绍交泰殿、坤宁宫。第14自然段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后三宫与前三殿的不同。第15自然段,介绍御花园的布局、环境。“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这一词语把御花园与前文介绍的宫殿的建筑特色做了区别,更好地突出了故宫建筑样式丰富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介绍景山及站在景山上看故宫的景象。“井然有序”突出表现了故宫整体布局的和谐统一。“惊叹”作者惊叹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严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