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正是摘蕨菜最好的时候,又肥又嫩,而生活在农村的张大妈,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山上摘蕨菜,一次就可以摘一大麻袋,每次摘回来,除了自己吃之外还会分给邻居吃。想着儿子小时候最爱吃这个野菜,于是就带来了一袋蕨菜送去给儿子。
“儿子,我今年带了一些蕨菜给你,又肥又嫩,特别鲜滑美味,你小时候最爱吃的啦。”一走进家门,张大妈就迫不及待地跟儿子说。
当儿媳看到张大妈手里提的那一袋蕨菜,不由自主地说:“妈,这个蕨菜不能吃,网上有专家说了,蕨菜吃了会致癌,你还是把它扔掉吧!”
致癌
“这不是真的吧?我都吃了好几十年了,身体也好好的,并没有患上什么癌症啊,这是谣言吧。”对于儿媳的话,张大妈深感怀疑,蕨菜只不过是一种野菜,怎么可能会致癌呢,而且在乡下那么多人吃,也没见谁吃了患上癌症。
其实,我们在网络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蔬菜致癌”的说法,不仅是有人说“蕨菜致癌”,也有人说“鱼腥草致癌”、“娃娃菜致癌”等,那么对于这些说法,是科学还是谣言呢?下面,左撇子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5种蔬菜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会致癌?1.蕨菜被列为二级致癌物,吃多了会致癌?
在我国的山地上,长满了许多蕨类植物,每当春季长出新鲜的幼嫩茎叶时,人们都喜欢采摘来作为野菜食用,它也被称为“山菜之王”,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清香滑润。在中医里,蕨菜还具有清热、利水、滑肠、降气、化痰等功效。
蕨菜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却出现了“蕨菜致癌,千万别吃”的说法,于是一道原本美味可口的野菜,许多人都不敢吃了。
原来“蕨菜致癌”的说法来源于蕨菜中含有原蕨苷、黄碱醇类化合物、蕨内酰胺等致癌物,而原蕨苷属于一种遗传毒性致癌物,摄入过多的话就会改变DNA等遗传物质,从而诱发癌症的可能。再加上原蕨苷经过水解之后,可产生一种叫二烯酮类化合物的致癌物质,也存在致癌的可能。
因此,在2011年的时候,蕨菜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归为2B类致癌物。可能许多人不太了解2B类致癌物,简单来说就是在动物中存在致癌性,但是对人体的致癌性的证据有限,只存在理论上的致癌,对人体的致癌性较低。
所以,“蕨菜致癌”的说法并不准确,这可以说是夸大了其中的危害性,即使蕨菜存在理论上的致癌作用,但是抛开剂量谈毒性的说法往往是不科学的,蕨菜中即使是含有原蕨苷这种物质,但是其含量并不是很多,单单通过食用蕨菜根本就不可能达到引起癌变的可能。
另外,原蕨苷是属于一种水溶性的物质,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经过加热、焯水、浸泡之后,可明显减少原蕨苷的含量,从而可降低其毒性,可进一步降低致癌的风险。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偶尔适量食用蕨菜,根本就无须担心致癌的问题,可以放心大胆食用。
2.娃娃菜吃多了会致癌?
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人说“娃娃菜吃多了会致癌”,是因为里面含有甲醇。一些不法商家为了使娃娃菜的保存的时间更长,卖相更好,就使用混有甲醇的液体来浸泡娃娃菜。而甲醛早就被被权威机构列为致癌物质,当长期进食含有甲醛的娃娃菜,就容易引发癌症。
娃娃菜
其实,甲醛是一个非常容易挥发的物质,即使是一些不法商家真的使用了甲醛来浸泡娃娃菜,在运输、储存的途中,很多甲醛都已经挥发掉了,可以说是所剩无几,这个量根本就无法引起癌变。
再说了,甲醛又不是食品添加剂,属于有害物质,如果是正规渠道上购买的娃娃菜,都会经过质量检测,是不可能含有甲醛的,只要娃娃菜中含有甲醛都会被检测出来。因此,在正规渠道购买的娃娃菜并不会致癌。
3.吃未成熟的西红柿可导致肠癌或胃癌?
网上有人说,吃未成熟的西红柿可导致胃癌或者肠癌,这是因为未成熟的西红柿含有大量生物碱,长期大量进食的话,不仅容易导致中毒,而且还容易损伤胃肠黏膜,可能诱发胃癌或者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