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煮水造旧
捞出晾干:轻轻捞出被普洱茶浸泡过的陈皮,晾干水分。然晒干或烘干
烘干后
密封保存、售卖
新会陈皮年份作假后成品
结论:造假难度1粒星,识别难度1粒星,仿真系数3颗星,暴利指数100%暴利!对身体危害指数:高价买回来“假陈皮”,内心崩溃,心会很痛!
我想说的第一点是:我无法理解在网上或实体店购买陈皮!
淘宝上卖的新会陈皮都是5年起步,10年,15年,20年,30年的都有,另外还有各种更便宜和特别贵的价格,弄乱了每一个想买的人。其实不只是网购,你在药店、超市、哪怕是到新会当地去买,你都会碰到各种价,每个人都说自己是真的、正宗的。但这中间水有多深,可能你是完全没办法辨别的。
我的第二点:我怎样才能知道陈皮的年份?
你知道陈皮是怎么一步步从婴儿到老人的变化吗?
摘下(青皮、青中带黄、全黄)——2年-3年——4年-——5年——6年——15年——20年。
皮一点点在变黄变干,胶原蛋白一点点在流失(油包变干),黑色素沉淀越久越黑(随年份变化氧化变黑)。这里大家看到的是基本的,下面还有更详细的,请接着看。
我想说的第三点是:当地工厂老板和农户无奈的仇恨!
“只要是有品牌,不可能有真的,100%是假的!”
或许你听到这句话时,感觉有些震撼,因为从业者说得这么绝对,可以侧面反映出这个市场有多乱,有良知的从业者有多恨制假者。
我想说的第四点是,适合公众的常见识别方法如下:
农家说:看油包,看内囊,看颜色;
商户说:看干瘪程度,看内丝的脱落程度,一定要看是不是猪皮;
工厂说:尝是最直接的方法。
再仔细点说,就是:
一看二闻三尝四看价。
我想说的第5点:看懂生晒和低温烘*区别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陈皮的底子都有不一样的,首先产区就有一二三线的区别,梅江、茶坑、天马的皮味道更好,价格也更贵。
皮底也分三种:青皮,二红,大红。
陈皮制作的工艺也分两种:生晒和低温烘干。
我想说的第6点(最后一点):给买陈皮的朋友一个建议
如果想买新会老陈皮,5-8年的就行了,8-15年的就很棒了,再高年份的其实没必要(除非你收藏用)。
三、真正的新会陈皮为什么这么贵,价格体系是怎么样?
地区实际种植产量数据是供不应求的
首先大家要认清一个事实:新会陈皮发展的两个时间节点,黄龙病爆发是90年代,2006年地标申请下来,是新一轮的种植热。
1989年的9月初秋时分,家住礼乐(传统新会柑橘产区之一,与“东甲”一河之隔)的柑农今年已经80多岁的老刘回忆,原本沉浸在丰收喜悦他一夜之间便“白了头”一场席卷全新会陈皮产区的黄龙病突然就爆发了!
据现有资料可查,“黄龙病” 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主要表现为果树根系的腐烂,叶片斑驳、黄化(黄梢)以及果实的畸形(红鼻果)。除了砍掉烧毁,没有其他彻底治愈的防范,加上其传播速度极快,不快速砍掉烧毁,就无法种植下一轮农作物。” 当时就是靠抓苗木、防木虱、砍病树的三板斧来防止,对于感染黄龙病的新会柑,除了砍掉烧毁,没有其他救治的办法”。老刘回忆,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砍橙树和柑树,当时村集体下达的命令就是“不管有没有病,一棵都不能留”!
据当时民间非正式统计,在黄龙病爆发期间的1989年-1990年,当时已达14万亩的新会柑产量几乎全军覆灭,直到1996年再次统计新会柑种植面积时已经骤减到700亩!老刘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种植的柑树几乎都是“圈枝柑”为注,而本来抗病虫害能力较差的圈枝柑更是难于艳。一夜之间,新会圈枝柑几乎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