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回族人由河州至海西等地开辟的所谓“回商大道”只不过是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其中的一小部分。在这样的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马千龄淘得的第一桶金根本算不上什么,而我们也只是想要通过这段文字,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记忆。
马千龄,1824-1909年,河州人。马福禄和马福祥的父亲,马鸿宾和马鸿逵的爷爷。河州就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古称。
马福禄和马福祥以及马鸿宾和马鸿逵大致有着这样的经历:
马福禄于1880年中武进士,点卫守备,以终养告归。1895年花寺门宦的主要负责人马永琳等发动“河湟事变”后,马福禄奉陕甘总督杨昌浚之命,募兵成立安宁营,为督带,随兰州道黄云从北路援河州,又受提督董福祥之命,处理河汉善后,血洗米拉沟,升为记名总兵。后随董福祥进京,编所部回队为简练军马步七营,为统领,驻防山海关、永平府。八国联军入侵时,其长子马福禄与敌战于廊坊,后战于正阳门,中弹身亡,马福祥继统其军。
马福祥系武举,善文,曾任宁夏护军使、绥远都统以及青岛市长、安徽省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传至于马鸿逵、侄马鸿宾、孙马敦静、侄孙马惇靖等时,军政活动曾达到过甘肃、青海、河南。山东、绥远等省,并长期控制着宁夏军政大权。至1949年,马鸿逵逃台湾,马鸿宾率部起义,马家军在中国历史上握有武装势力达54年(1895-1949年)之久。
虽然,马福祥在《马氏族谱》里将家族发迹归于马福禄的战死,但对马千龄来说,却是在海西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州府驻德令哈市,是青海的8个地级行政区之一。明崇祯十年(1637年),居住在今新疆卫拉特蒙古(即西蒙古)和硕特部,在其首领顾实汗的率领下进入青海,统辖辖境地区。清雍正三年(1725年),清廷编定青海蒙古左右两翼盟29旗,辖境州境划定9个蒙古旗,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辖。在这个时候,海西就是一个蒙古人生活的区域了。
老照片中的河州1
马千龄17岁结婚后,在当地务农经商,日子过得一般,并没有发家的迹象,甚至让以前宽裕的家道变得多少有些拮据了,原因是,当时当地的回民都去青海的藏族经商,但他对那里却不十分熟悉。然而,不熟悉也得干,为什么呢?我们想通过现在还在青藏高原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明问题,即:“藏民挖草,回民贩草”。草就是虫草,意思是藏民挖到了虫草,但贩卖虫草的人却是回民。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藏民不善于经商,但元末明初形成的回回民族,其中有一部分人的先民是元代来到中国的,他们本身就是手工业者与商人,经过一代代地延续与流传,积累了大量的经商经验,所以,常以商人的形象和身份出现,也便有了元代“回回遍天下”的说法。“遍天下”其实就是把生意做了全国各地,在全国各地定居了下来。
河州历史上人多地少,按理说是个贫困的地方,但这个地方却非常富裕,据《河州志》记载,明代河州城南就有“客店一十八座,四方商贾居焉。”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古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集散地,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这里交汇纵横,是黄土高原农区与青藏高原牧区“茶马互市”的中心,是西北畜产品、农副产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的重要集散地。所以,被称为“中国西部旱码头”,素有“河湟雄镇”之称,名列“陇上八州”之首。因为处在这样一个“码头”的位置上,又因为生活在这里的回民有着先天的经商优势和经验,而藏区群众的主要生产生活用品都依赖从这里的输入,这就为回民由这里去藏区做生意提供了一条赚钱的路,也让回民把这段古老的丝绸之路变成了一条“回商大道”。
过去做生意不像我们现在,在路上都需要一些防身的设备与本领,马千龄虽然对藏区不太熟悉,但他却会武术,而且功夫练得比较扎实。就是因为这身武功,让他在去藏区做生意的路上交了好运。传说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马千龄与几个人结伴去海西,在一个偏僻的地方,看到一伙土匪正在抢劫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所谓技高人胆大,马千龄大喊一声,上前出手相救,虽说被土匪从背上捅了一刀,鲜血直流,但没有退缩的意思,反倒是救人的勇气吓退了抢劫的土匪。
被救下的两个年轻人在土匪退去还吓得瑟瑟发抖,但他们的身份却很不一般,男的是海西蒙古族头人,叫优务,女的是优务头人的新娘,河州人。两人才结婚不久,优务带着自己的新娘来河州回门,返回海西,没想到遇到了这种事。虽然被土匪吓了个魂飞魄散,但优务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场就答应把自己一半的家产分给马千龄,还与马千龄称兄道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