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放久了会长虫
古人嘲笑荔枝无法保鲜,但要说杨梅,保鲜也是老大难问题。直到如今,民间也有“一日采收,二日变色,三日变味”的说法,由此可知古代的杨梅保鲜更没法指望了。苏东坡有诗句说“只有杨梅不直钱”,就是因为杨梅下树就要马上吃,不吃就放坏了,下树越多,越不值钱,不过他并非是贬低杨梅,他其实是杨梅的忠实拥趸。为了留住杨梅的鲜美,古人也想尽了办法。新鲜的杨梅可用盐腌制,也可泡酒,早在晋朝时就有“梅香酎”,是专门用来款待贵客的。明朝人高濂在《遵生八笺》里,也写到了杨梅的制法:“用腊水同薄荷一握,明矾少许,入瓮中,投浸枇杷、林檎、杨梅于中,颜色不变,味凉可食。”这办法不但对杨梅有用,其他水果也适合。
如今倒是方便了,新鲜的杨梅下树后,直接放入冰柜中冷冻,此后再用于制造杨梅酒或杨梅汁。真空保鲜冷藏技术也已用于杨梅的储存,在果实下树后一个月的时间里,都可以保证新鲜度,这样才可以把杨梅运输到各地销售。但在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之前,比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杨梅都哪儿去了呢?其实那时候的很多杨梅,都被制成了话梅。直到如今,各种“话梅”原材料里,杨梅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传统的话梅制作工艺里头,杨梅先用盐腌制,脱水皱缩之后,清洗晒干,再与加了调味剂的甘草汁共同入缸浸泡,浸渍到入味,捞出曝晒,才算完成。所以从前用杨梅制作的话梅,都有淡淡的甘草味,咸甜混合,反而没什么杨梅味道了。
想知道你吃的话梅是不是杨梅制作的?好办!看核就能知道,话梅是用杏做的还是梅子做的。杨梅核其实是它的内果皮,木质坚硬,上面有浓密的纤维质短毛。这些毛在新鲜的杨梅果核上就能看到,仿佛头发凌乱的水鬼,怎么揪也揪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