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的分类与防治
■肖 敏 王海平
姜 晨绘
官兵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训练或站岗、执勤时,容易出现冻伤,影响日常生活和训练。如果冻伤后未及时处理,冻伤处可能出现红肿痛等不适,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肢体坏死。
冻伤根据病因可分为非冻结性冷损伤和冻结性冷损伤两种。非冻结性冷损伤指在相对低温(10℃以下)和潮湿的环境中发生的冻伤,在南方的冬春季节较为多发,主要包括冻疮、战壕足等。如果长时间处在湿冷环境中,也可能出现严重冻伤,引起肌肉、神经、骨组织的损害。若冻伤后未及时进行清创处理,还可能引发继发感染,造成新的损伤。冻结性冷损伤指身体短时间内暴露于“绝对低温”(如-196℃液氮),或长时间暴露于冰点以下环境中而引起的损伤。
冻伤程度可以分为轻度冻伤与重度冻伤,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发生组织坏死。轻度冻伤是一种无菌性渗出性炎症,如不合并创伤或感染,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不可逆损伤。重度冻伤可能导致永久性残疾。对冻伤进行准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是降低致残、致死率的关键。
非冻结性冷损伤可分为A级、B级和C级3级。A级、B级属于轻度冻伤,患处可恢复正常。C级属于重度损伤,可能会遗留永久性残疾。
A级非冻结性冷损伤程度轻,伤后2~3天患处出现水肿充血症状,一般可持续4~9周,无水疱与皮肤损伤。A级非冻结性冷损伤患者脱离冷环境后可缓慢自行复暖,不用进行主动复温。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对患处造成机械损伤,慎用保温毯包裹患处。因为患处对冷与热的耐受能力差,如果快速复温和按摩伤部,均可加*织损伤。
B级非冻结性冷损伤患处可见水疱,部分皮肤剥脱,感觉减弱。发生B级非冻结性冷损伤后,可及时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若水疱较大,应剪开引流。若水疱较小,不用处理,让其自行吸收。通常情况下,2个月左右,患处可恢复正常。
C级非冻结性冷损伤主要表现为患处出现坏疽、感觉丧失、肌肉瘫痪、肌肉萎缩。发生C级非冻结性冷损伤后,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用干敷料包扎破溃的创面,以降低感染概率,避免引发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冻结性冷损伤分为局部冻伤和冻僵(全身冻伤)。局部冻伤分为以下4度:I度,仅伤及表皮层,冻伤创面有明显充血和水肿,皮肤呈紫红色花斑、发痒,复温后出现红肿、刺痛和灼热等症状。II度,伤及真皮层,冻伤创面有水疱,红肿明显,局部疼痛较为剧烈,感觉迟钝。III度,冻伤创面出现血性水疱,皮肤表面感觉消失。IV度,伤及皮肤全层,可能出现肌肉和骨组织坏死,皮肤表面感觉消失。
治疗冻结性冷损伤的关键是快速复温。将冻伤部位置于40℃~42℃的温水中(过高的水温可导致热损伤),直至冻伤处皮肤潮红、柔软、有温热感。一般情况下,需要温水复温15~30分钟。冻伤后不可用火烤、用手或雪揉搓的方式来复温,否则会加重损伤。如果冻伤程度达到II度,复温后立即涂敷冻伤外用药膏,如呋喃西林。涂敷冻伤外用药膏时,可适当涂厚些,并以无菌敷料包扎,同时注意保暖。如果冻伤处为手足部位,指(趾)间均需涂敷冻伤外用药膏。如果是III度冻伤及IV度冻伤,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护好冻伤肢体,勿挤压磕碰。
冻僵根据中心温度(直肠温度)可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冻僵的直肠温度为34~36℃;中度冻僵的直肠温度为31~33℃;重度冻僵的直肠温度小于30℃。当出现轻度冻僵时,可采用盖厚被、毛巾温敷和进食补充热量等方式复温。当出现中度冻僵时,可用热水浸泡和红外线照射等方式复温。当出现重度冻僵时,要及时复温及进行心肺复苏,并紧急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如何预防冻伤发生?建议战友们做好以下3点:
耐寒锻炼。进行耐寒锻炼可以增强耐寒力,使人体更加适应寒冷环境。建议战友们每日早晚用5℃~10℃的冷水洗手、洗脸,每次10分钟,连续4~6周(延续至12月中、下旬即可)。获得冷习服后,仍需坚持耐寒训练(建议每周至少3次),以巩固效果,直至气温转暖。
科学训练。依照环境温度,穿插结合进行动、静训练课目和室内、室外训练,以保持手部皮肤温度不低于20℃,全身皮肤温度不低于32℃。乘车行军或转移时带好睡袋和防寒服,以应对天气的突然变化。
注意保暖。做好防寒保暖是预防冻伤的关键。建议战友们在冬季做到“五勤和五不要”,避免冻伤情况发生或加重:勤准备防寒物品;勤换洗鞋袜、鞋垫;户外作业后勤用热水泡脚;在室外时勤活动双手、双脚,勤揉搓面部;勤总结防寒经验。不要穿潮湿、过小的鞋袜;不要长时间静止不动;不要在饥渴、疾病的情况下单独外出;不要赤手接触金属、石头等;冻伤后不要用火烤、雪擦、冷水浸泡等方式复温。
本文刊于12月25日解放军报07版
来源: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