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illustrated clinical cases Second edition
上图能看到孩子在流涎(流口水),这时不能漱口。
这时通过液体冲出来腐蚀性物质,能减少对口咽的腐蚀,虽然腐蚀物可能会和水发生反应产热,但是孩子能适应这种热,及时吐出来能减少这种损伤。另外,即使不用水,腐蚀物也会和口腔组织内的水发生发生,也会产热。
但是注意,每次漱口的液体量一定不能大,不能引起孩子呕吐,不能引起孩子咳嗽,因为一咳嗽,这些腐蚀性物质可能会进入到鼻腔,导致鼻粘膜损伤。
看上面的论述也挺有道理吧?可问题又来了,对于特殊的腐蚀剂,比如生石灰,有文章提出,这时不能用水冲洗,会产生大量的热,即使是进入眼睛,也得用擦除的方式去除。
所以,如果孩子吃的是石灰干燥剂,怎么办?吃了普通酸碱干燥剂,怎么办?
这个挺难的吧,咱们给个常规建议吧:
如果你不知道孩子吃了多久了,如果孩子烦躁、萎靡,有流涎等症状,不要给孩子灌水让他们漱口,而是要及时送医院处理。
但是你能看到孩子吃进去,嘴巴里面有很多腐蚀物,如果这时孩子精神良好,可以让孩子先吐出来(不是呕吐啊,就是把嘴里的东西吐出来);嘴巴里基本没有剩下腐蚀物时,让孩子用水漱口是可以的。但还是得注意,避免孩子呛咳、窒息!!
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自己觉得嘴巴不舒服,也会向外吐的。
上面这个建议,不管是酸碱还是石灰干燥剂,都是可以用的。
2 能喝大量的水或奶,稀释进入食管或者胃里的干燥剂吗?
这个基本明确了,目前没有发现这样有好处,所以不推荐。
因为你得喝非常大量的液体,才能达到稀释的效果,但是你肯定喝不了这么多液体的,所以这种做法没用。
另外,损伤可能很快就产生了,再稀释也没啥用了。不仅没用,还会导致呕吐,而呕吐出来的腐蚀物再次刺激食管,对食管的损伤更大,而食管一旦损伤,很难修复。
另外,有些时候,喝进去大量液体后,反而让腐蚀物、毒物溶解得更快、吸收得更快,比如吃的是泡腾片、颗粒药物时。
所以,目前推荐不要这么干!
但也得给大家说下,儿科权威书籍《尼尔森儿科学》最新的21版,里面还是推荐急性期治疗时,可以使用水或奶稀释的,这个在咱们这就不推荐了。
3 能用醋或者小苏打去中和酸碱吗?
也有争议,目前大多认为是不要,有循证综述提到中和有害无益,但证据等级是3级,比较低。
目前不推荐中和,原因是:
首先,你可能不知道孩子吃的到底是酸还是碱,可能会帮倒忙。有时酸碱中和会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窒息呕吐。
其次,酸碱中和产生的热量,会额外损伤器官组织(这条是主要原因)。
目前国内书籍,比如《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里面还是提到可以用酸碱中和,并且使用植物油、鸡蛋清、奶等保护食管、胃粘膜,咱们这推荐不要用。
4 能通过呕吐或洗胃把胃内的干燥剂洗出来吗?
呕吐是明确不行的,已经讲过了,会多次损伤食管、口腔,所以不行。
摄入酸碱时,洗胃也是明确禁止的,可能会因为冲洗过程导致反复腐蚀食管、胃粘膜,还可能会导致呕吐、窒息。当毒物、腐蚀物吸收后,洗胃也没啥效果,所以目前也不推荐洗胃。
从上面可以看到,误食了干燥剂后,还挺麻烦的,并且紧急处理都没啥标准,所以,一定看好孩子,别让孩子乱吃!
其实,不仅干燥剂,其他的各种消毒用品、清洁用品,都得看好啊!
参考文献:
[1].Caustics.Rosen's Emergency Medicine: Concepts and Clinical Practice, Chapter 148, 1890-1894.e1.2018.
[2].腐蚀剂(81章节).儿科急疹医学.第3版.2011.
[3].Topical chemical burns: Initi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UPTODATE .2019.
[4].Caustic esophageal injury in children.UPTODATE.2019.
[5].Bird, J. H.Controvers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caustic ingestion injury: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Clinical Otolaryngology, 42(3), 701–708. 2017.
[6].Fleisher & Ludwig’s Textbook of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7th. 2015.
本文首发:儿科医生孔令凯
原标题:孩子把干燥剂(腐蚀剂)吃了,该漱口呕吐喝醋洗胃吗?觉得对的,可能全错。
本文作者:开心爸孔令凯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