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打边纠正,每个动作大约做够10万次,就空击而言这个动作基本算掌握了。
肘击的训练也是同理,但练肘之前得先练拳。当你的拳法发力足够顺畅时,放松肩膀,折叠肘部,就可以很自然地打出力量。
这项训练的目的在于辅助训练者找到发力感,帮助训练者明确发力顺序,纠正动作错误。
注意:在本项训练中,我们要根据标准动作,对着镜子纠正自己的错误,掉手、抬下巴、耸肩、一字步这些动作必须要及时纠正,空击不需要发出全部的力量,做动作时要将重心保持在两腿之间或稍偏后的位置,重心不要随动作过分前后移动,重心发生变化后需及时调整,这是自学者和爱好者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这个阶段的训练可以纠正初期训练者出拳时的多余动作与不良习惯,帮助训练者感受重心的存在。
腿和膝的训练,作者会在之后的文章和视频中讲解,因为膝和腿的涉及面很广,需要长篇的论述讲解,作者在这里只简单讲一下大致的训练过程。
腿和膝的训练不仅需要动作练习,还需要将压腿、控腿、慢动作踢腿、正常踢腿组合起来进行训练,腿和膝的训练还需要插入协调性训练,作者会在以后的文章和视频中详细讲解。
初学者面临的第二个难题是,击打实物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包括:不同动作的击打距离、击打时的发力、击打时的重心维持。这也是很多训练者空击打的很好,看到沙袋却无从下手的原因。
这些问题单凭空击训练显然是无法解决的,这也是很多教练不推荐自学拳击、散打、搏击等运动的原因,因为如果没有实物击打这一训练过程,空击打得再好也只是花架子,空击与击打实物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当训练者有一定的基础水平后,就可以进入击打实物这一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训练者有明确的击打物,吊式沙袋、多功能墙靶、立桩靶都是常用的击打物。这些器械,在作者心目中的优先级为:吊式沙袋>多功能墙靶>立桩式拳靶。
吊式沙袋有很多种,梨形、球形、甚至还有半悬空的。个人认为,除了专项练习拳击的爱好者可能需要半悬空的沙袋,其余训练者并不需要在家中安装太多太过专业的沙袋,一来这种沙袋是根据某项技术训练专业定制的,不利于其他技术动作的练习;二来这种沙袋在价格方面并不友好,有这钱不如就地找个拳馆训练。
个人认为桶形重沙袋对于初期训练者是足够使用的,牛皮沙袋便宜耐用,能踢能打,真的是性价比之王。
如果没有充足的空间安装沙袋,我们可以选择多功能墙靶、拱形墙靶、普通墙靶。多功能墙靶功能很全面,但价格对学生党不太友好,如果只进行拳肘训练的话,我们可以次之选择拱形墙靶。
经费实在有限的话也可以买一个普通墙靶,安装在这种墙上,这样可以方便我们到墙的两侧进行勾拳等弧线式击打动作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