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进入击打实物这一阶段的新人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打,而是“摸”。训练初期,训练者通过需要大幅度、小发力的动作来摸索各种技术动作的击打距离。
拿勾拳举例:在训练初期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将动作做标准,因为是击打实物,所以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与击打目标之间的距离,减小发力的同时将动作做标准,从而确定动作大致的击打距离。大致确定击打距离后,在击打动作中加入脚步,将上步、跳步、后撤、环绕等步法结合动作击打目标,感受击打距离的变化。
注意:这个阶段不需要训练者增加发力,训练者需要的是将所有动作尽可能做标准,并摸索自己的击打距离,初期训练者不该在这一阶段过度发力过度的发力,一方面这样可能导致动作变形,另一方面可能会使自己受伤。个人建议可以以直拳、摆拳、勾拳、平肘、砍肘、挑肘、正顶膝、侧顶膝、正蹬、丁腿、鞭腿、侧踹的顺序进行距离感的摸索。
当训练者有了一定的距离感时,接下来在面对击打物时,要加入身体的律动和前后跳步,以摆拳为例。
训练者开始练习时,面对击打物需要保持身体的律动和前后跳步,然后根据自己与击打物之间的距离选择不同的方式击打目标,当距离较远时可以选择,前跳步 上步摆拳击打目标,距离较近时可以选择,后跳步 摆拳。训练者可以不断调整自身与击打物之间的距离,达到各种步法与击打动作的组合练习。
注意:击打到目标后需要后撤,通过身体的律动快速回收动作,在这期间不要有掉手、仰头等多余动作。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除击打的瞬间外,不要让身体停止运动。初期的训练需要减小发力、将动作做大,当训练者足够熟练时,就可以适当加大击打力量,将单一的动作转变为组合击打。
这一阶段的练习可以帮助训练者强化击打距离感,明确自己的动作能打到哪个位置,感受击打实物时发力感,提升训练者启动动作和撤出收回动作的能力,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训练是初学者转向实战的第一步,这也是作者长篇大论讲解这一段的原因。
注意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训练者需要的是击打,要求快出快收,不能因与击打物距离过近而二次发力推动击打物。
训练者可以通过看和听衡量自己的击打效果,看指的是看击打物的晃动情况,凹陷程度。同时,训练者也可以通过镜子或手机录像观察自己的击打是否有多余动作或明显错误。
听指的是听击打到目标时的声音,打得好与坏一听便知,训练者可以结合这两方面考量自己的动作。
第三个阶段属于专项训练,需要药球的辅助,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药球,重量范围在8lb~14lb即可。
训练动作有:药球下砸、侧甩、前推,实在没有训练伙伴时,训练者可以和墙组队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