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戈赛结束,老唐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身体恢复性训练。并给自己定下了2018年无锡马拉松“破3”的目标。
2017年冬训第一阶段的训练,依然让他加强有氧耐力训练,总运动负荷在85公里左右/周。进入2月份,开始提升专项运动强度,赛前30公里老唐跑出4分10秒/公里,16公里跑出62分的较好成绩。
最终,2018年无锡马拉松,老唐如愿“破3”,跑出2小时56分23秒的个人最好成绩。2018年上海马拉松,老唐又跑出2小时53分08秒的个人最好成绩,再次提高个人PB。
上马结束,老唐问我,如果想破“2小时50分”,应该怎么练?我说:“冬训前期继续储备有氧训练,中期再进行有氧 混氧的组合训练,2月份初赛前训练时,降低运动跑量,逐渐提升专项强度”。
去年冬训期间,老唐的周跑量在85~100公里左右,训练内容:有氧80公里 混氧20公里。
对于业余马拉松跑友来说,有了“破3”的运动基础,后续的训练开展和实施相对更加连贯。去年整个冬训,老唐练得比较系统,没有遇到伤病,竞技状态也一直处于持续上升势头。
1月18日,20公里混氧,配速:4分05秒/公里,1月23日,30公里,配速:4分11秒/公里,完成的都很轻松,心率只有145次左右/分。
2月中旬,开始让他减量(周跑量降到60公里/周),期间增加了一次5公里x2间歇训练,旨在调动竞技状态。2月28日,完成赛前最后一次长距离:32公里,要求:4分/公里,完成:3分5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