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教材设计了新颖的富有童趣的练习,如“小动物找新家”,即乘法算式与得数的搭配;“做一个转盘,转一转,算一算”等。这样安排,把枯燥的计算赋予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表内乘除法,从而得到基本的运算技能。
三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观察物体”与一年级下期的“观察物体”比较,对于空间观念的发展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观察物体”在两个学段都设计了相应的内容。第一学段是实物观察,活动任务是观察与辨认。一年级从不同的角度只观察一个物体,作为基本要求同一幅图不超过 3 个方向;三年级发展到观察一个物体及观察两个物体的简单关系,观察的角度增加,作为基本要求同一幅图不超过 4 个方向。
第二学段分为了两条线索,一是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二是感受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活动任务除了观察与辨认,还包括画出观察到的形状的草图和根据形状图还原立体图形。四年级下册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小正方体的个数在 4 块(含 4 块)以内;在小场景下,感觉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六年级上册小正方体的数量增加到 5 块,并且讨论搭成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最少或最多需要多少小正方体;在大场景下,感觉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是在一年级下册初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简单物体的基础上,拓展到观察一个物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从相对位置观察物体以及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
本单元设计了两个课时的内容。“看一看(一)”首先呈现三个小朋友站在桌子周围从不同角度观察桌面上的一个投票箱的情境。淘气贴近投票箱的后面,低头对着投票箱的上面观察,只看到了投票箱的上面。投票箱的位置在笑笑和妙想的水平视线下,笑笑站在投票箱的左侧观察,可以看到投票箱的左面和上面,妙想站在投票箱的右前方,可以看到投票箱的上面、前面和右面三个面。通过这样的观察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教材还呈现了四个小朋友观察玩具小熊的情境,要求学生“先想一想”,进行空间想象推理,不仅能根据直观图辨认这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而且还要像乐乐和不马虎那样,说明辨认的方法和理由。“再看一看”是进行实物的模拟观察,让学生对各自的想象、推断进行验证。
“看一看(二)”则是引导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四年级上册︱“从结绳计数说起”为什么单独成一节课?如何将内容学习与数学历史有机结合在一起?
数学史料记录了重大的数学理论和思想方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本套教科书精心选取数学史料,设计了三种呈现方式,使之成为儿童数学学习的一部分。一是在练习中设置“你知道吗”栏目,通过“读一读”“做一做”的方式,了解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史实;二是结合正文中的一个问题介绍某个知识的来历;三是把数学史单独编排为一节课,让学生感知重要的数学知识产生的漫长历程。可见,数学史的呈现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阅读,而是更加重视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把“从结绳计数说起”单独编排为一节课,意在让学生“做”一些数学史,了解数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就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水到渠成地揭示了自然数概念,完成对数认识的总结性学习。
把“从结绳计数说起”单独编成一节课,是因为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用十个符号就可以表示所有的自然数,每个数字不但有绝对的值,还有位置的值,为什么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并没有深刻体会到它的简洁与美妙(因为一开始就这样做了)。十个符号的发明与进位制和位值制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致的。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进位制和位值制的价值有一些认识和体会,但没有从数的发展史的角度去体会(如果没有的话,计数将是多么麻烦)。 自然数概念是人类积累数学知识的开端,是一切计算的基础,这其中蕴含着抽象的数学思想,如果学生能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则能更好地掌握知识,领悟思想。
教材把3组古人计数的史料图文并茂地与进一步认识自然数有机结合在一起,分三部分,从计数和符号两个层面来介绍计数发展的历程。首先呈现的石子计数、结绳计数和刻痕计数,都是进行逐一计数,体现了一一对应的抽象思想,让学生了解计数办法逐渐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然后呈现的古埃及象形数字、玛雅数字和中国算筹数码,介绍在符号表示数的发展历程中蕴含了进位制与位值制思想,让学生了解符号表示数逐渐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最后直接介绍了现在通用的10个数字符号,叫作“印度-阿拉伯数字”。这样的编排,让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和“写一写”的过程中,了解了人类发明进位制和位值制后,才使符号表示所有的自然数成为可能,进一步体会到十进位值制的重大价值,感受丰富的数学文化,增进热爱数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