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精讲 作业测试一
一、单选题 (共 50.00 分)
1.尧与许由对话的故事,创造了几个典故?
A.一个 B.两个C.三个D.四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课本第54页,三个典故。
2.庄子中出现的孔子故事里,孔子是什么形象?
A.被批判的形象 B.被肯定的形象 C.被批判和被欣赏的形象 D.被讽刺的对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在《庄子》中,孔子以两种面目出现,一是被庄子批判的儒家,二是庄子的代言人。
3.让男男女女都跟随着的那个人是()
A.蘧伯玉 B.支离叔 C.申徒嘉 D.哀骀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参见《德充符》鲁哀公与孔子对话。
4.庄子说“生命的产生是气的聚集,死亡是气的消散”,出自哪一篇?
A.《养生主》B.《大宗师》 C.《知北游》 D.《徐无鬼》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知北游》
5.在《大宗师》篇章中,庄子说“把舟藏在深渊里,把山藏在湖泊中,可是半夜来一个大力士,把舟山都偷走了,主人却没有察觉”,类似的主张,庄子还在哪一篇里表达过?
A.《马蹄》 B.《胠箧》 C.《在宥》 D.《山木》 满分:5.00 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课本32页,《胠箧》篇
6.“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这个典故后来被哪个诗人写到了诗里?
A.白居易 B.李白 C.刘禹锡 D.李商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课本 127页,李商隐诗歌《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7.被魏晋王弼发挥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思想,出自庄子哪一篇章?
A.《齐物论》 B.《外物》C.《秋水》D.《则阳》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B.课本第263、264页,《外物》篇。
8.与佛教“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相似的观点,在庄子哪一篇里也有出现?
A.《大宗师》 B.《逍遥游》 C.《知北游》 D.《徐无鬼》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知北游》篇,“道在屎溺”。课本第278页。
9.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描述庄子“无用之为大用”的思想
A.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B.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C.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
D.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D项出自《老子》第十一章,是老子的思想。
1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庄子对于“道”的描述
A.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B.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C.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
D.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B,出自老子《道德经》,不是庄子说法。
二、判断题 (共 50.00 分)
1.《庄子》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是褒义词。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对相濡以沫是批判的,是贬义。
2.“虚己而游世”说明了只要忘身忘己,就能物所负累,无忧无患。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
3.皇子告敖举委蛇的例子,是为了讨好齐桓公。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出自《达生》篇,是为了治疗齐桓公。
4.庄子的“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告诉我们,越在乎的东西越要紧紧抓住。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应该放弃牵挂和情绪。
5.“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这里所说的“方内”是指世俗内,“方外”是指世俗外。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孔子对方内和方外的正确划分。
6. “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这里的形骸之内是指身体,形骸之外是指精神。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前者是精神,后者是身体。
7.“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表达了庄子对于道的态度。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是庄子对待生命的态度,不是对道。
8.庄子具有消极厌世的思想,并且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他的妻子死了,他也并不伤心。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庄子并不消极厌世,而是看透生命的本质,所以哀乐不入与心。
9.蘧伯玉活了六十岁,每年都在修改自己的看法,说明其只追求事情的现象,而不追寻事情的源头和根本。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正确。课本第262页。
10.“朝三暮四”这个故事,是说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们,在形式上争来争去,却看不清本质其实并没有变化。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齐物论》。
庄子精讲 教培作业二
一、单选题 (共 50.00 分)
1.如何理解“内直而外曲”?
A.是一种体道的状态
B.是一种并不通达的做法
C.是一种虚伪的表现
D.是一种可以让自己在任何境遇下都可以游刃有余的做法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B。是一种并不通达的做法。课本《庄子的智慧》第11页。
2.下列哪项不属于庄子的生死观?
A.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郤,忽然而已。
B.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C.死生亦大矣。
D.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C,是出自孔子之口的儒家生死观。
3.如何理解“物固相累,二类相召”的道理?
A.世界上的事情都是相互关联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B.同类相从、同声相应。
C.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D.事物之间相互存在着利害牵连,只要舍掉利,害便不再存在。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庄子《山木篇》。
4.下列哪个选项与“藏舟于壑,藏山于泽”篇所表达的含义不符
A.财富应该藏在那些人们不易发觉的地方。
B.不贵难得之货。
C.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
D.财富是藏守不住的,不应该隐藏起来。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课本33页,不应该收藏难得之货。
5.如何理解庄子所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A.表明庄子对世事采取消极的态度。
B.这是强调人应该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
C.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具有相似性。
D.表明庄子有一种命定论思想。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B,这一思想在《庄子》中出现了两次,《人间世》《德充符》两篇,都表达了忘掉个人利害的精神追求。课本第19页。另参见《德充符》篇申徒嘉与郑国子产的对话。“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6.“我怎么愿意放弃当君王的快乐,而重新回到人间再去受忧劳之苦呢”,这段话含义出自下列哪个典故?
A.尧让天下B.庄周梦蝶C.骷髅训庄D.鼓盆而歌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C,课本119页,《至乐篇》骷髅对话
7.坐忘论寻求的思路,与下列哪一处相似或相同?
A.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B.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C.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D.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B,课本第99页
8.当你意识到做的事情不对的时候,不是要做更多的事情,而是要冷静下来反省,以平静的心态观察世界,如果停不下来,做的事情越多,发生的错误就越多。与这段话有关的典故是
A.安之若命B.用心若镜C.虚室生白D.休影息迹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课本86页,渔父篇
9.为何庄子要说先有真人,然后才有真知呢?
A.因为真人能够把万物看成齐同无差,同时能宽容世人的等差。
B.因为真人是处于世俗间而不被世俗干扰的人。
C.因为真人是掌握智识的超人,具有常人没有的洞见。
D.因为真人具有超然的态度,能够领悟真理。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课本63页,选D
10.神巫季咸见壶子,壶子先后给他显示了( )不同形象。
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本,180至183页,应帝王篇
二、判断题 (共 50.00 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里表达了与庄子类似的生死观。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是王羲之对庄子《齐物论》和《大宗师》中观念的批判。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这句话提示人们生命有限,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虚心不停地学习。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本第7页,以有涯随无涯会陷入危险。
3.“心如死灰”在《庄子》中指的是一个人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出自庄子《齐物论》,本意指的是心如止水,淡漠安静。意志消沉或消极是后来变化的含义。
4.“朝三暮四”在《庄子》中指的是一个人变化无常,反复不专一。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是狙公训猴用的办法,两种手法并没有差别,庄子的本意是让人们认识到万物的齐一性。后来意思指变化无常不专一,已经脱离了本意。课本242页。
5.“沉鱼落雁”在《庄子》中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把鱼和大雁都迷住了。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齐物论》中,毛嫱丽姬是人认为的美丽,但鱼和大雁却被吓走了。所以美丑只是相对的,应该取消这种分别。课本206页
6.“内圣外王”经常称为儒家主张代名词,指内心有圣贤德性,外施王道之政,是儒家一贯奉行的人格理想和实现王道政治的经世路向,但其实这个思想来源于《庄子》。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7.庄子妻子死了,惠施去看他,发现庄子在鼓盆而歌,没有哀伤,后来惠施死了,庄子也没有哀伤。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138页,惠施死了,庄子很哀伤,失去了对话的伙伴。
8.庄子在书中分析内化和外化的时候,提出了两种人古人和今人,古人是内心变化外形不变化,今人是外形变化内心不变化。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本234页,古人是外化而内不化,今人是内化而外不化。
9.颜回东之齐,孔子向子贡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孔子担忧的原因是他怕颜回以己养养鸟,而不以鸟养养鸟。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课本第293页,庄子借孔子之口,认为教化应该顺应人和事物本性,而不是拂逆人和事物的本性。
10.庄子借助“即使我与若辩矣”的故事,说明辩论是没有胜负的,因此人们应当放弃辩论。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课本第245页。
庄子精讲 作业三
一、单选题 (共 50.00 分)
1.神巫季咸见壶子,壶子给他显示衡气机的形象是( )
A.第二次B.第三次C.第四次D.第五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课本180至183页,应帝王篇
2.《庄子》认为礼仪法度应该随时而变,不应拘泥于前人,与此相关的成语是
A.邯郸学步B.刻舟求剑C.东施效颦D.守株待兔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课本第186页,东施效颦。
17.《庄子》对于财富采取了轻蔑的态度,与此记载了若干寓言故事,例如“探囊胠箧”、“吮痈舐痔”、“夜壑藏舟”“探骊得珠”等,其中认为收藏难得之货,将危殆自己的故事是( )
A.探囊胠箧B.吮痈舐痔C.夜壑藏舟D.探骊得珠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课本43页,D
4.在“虚己以游世”这个故事里,庄子设想了几种船相撞的情况?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B,两种,课本24-25页。
5.下列哪个故事不是表达了庄子对权力的蔑视?
A.庄子钓濮B.惠子相梁C.涸辙之鲋D.太庙牺牛
满分:5.00 分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涸辙之鲋表达的是对财富的轻蔑,课本131页。
6.下列哪个故事不是表达了庄子对财富的蔑视?
A.探骊得珠B.曹商使秦C.涸辙之鲋D.夏虫语冰满分:5.00 分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夏虫语冰出自《秋水》,是对见识短浅者的轻蔑。
7.惠子在《庄子》一书中,既是庄子的对手,又是庄子的朋友,下列哪个故事与惠子无关?
A.据梧而瞑B.坚白之昧C.运斤成风D.莫逆之交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莫逆之交出自《庄子·大宗师》,指的是子祀、子兴、子犁、子来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8.庄子在书中多次表达了体道者和未体道者两种境界的差别,与此相关他采用了大量例子或比喻,下列说法与这种区分无关的是
A.蜩与学鸠B.朝菌蟪蛄C.井蛙夏虫D.毛嫱丽姬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毛嫱丽姬故事出自《齐物论》,指的是美丑判断是不可靠的。
9.庄子《大宗师》篇记载子舆有病,“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但子舆没有表现出对这种变化的恐惧,而是表达了安时处顺的观点,类似的故事还有( )
A.季咸见壶子的故事B.秦失吊老聃的故事C.子贡与桑户的故事D.支离叔与滑介叔的故事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D,课本229页,顺应身体的变化。
10.与老子“大道废,有仁义”这句话意思相似的观点,在庄子中用哪个故事表达出来的?
A.狙公赋芧B.越俎代庖C.昭氏鼓琴D.相濡以沫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C,课本第248页,爱之所以成,道之所以亏。
二、判断题 (共 50.00 分)
1.卫灵公之所以称为“灵公”是因为其精通占卜之事。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316页,是因为生活放荡。
2.蘧伯玉活了六十岁,每年都在修改自己的看法,说明其只追求事情的现象,而不追寻事情的源头和根本。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正确。课本第262页。
3.伯昏无人所说的“为了射箭而射箭”,意思是为了射中标靶为目的的射箭,是形式化的“射”;而其说的“不为射箭而射箭”是指不为了射中标靶的射箭,是没有意图,实战化的“射”。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课本第300页。
4.“呆若木鸡”在《庄子》中是说一只斗鸡痴傻呆木,别的鸡见到后都不惧怕。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本第297页,别的鸡都因此非常惧怕他。
5.“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这段话为“休影息迹”这个成语的来源,它指的是不管事情对与错,都不要试图掩盖。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庄子的智慧》休影息迹篇,是说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情不对的时候,不是去做更多的是,而是静定自省。 第86页。
6.庄子与梁惠王有一段贫惫对话,其中惫是指物质条件的匮乏,而穷是有德而不能行其道。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庄子的智慧》巧妙、直谏篇,第139页,穷指物质条件的匮乏,惫是士有道德而不能行其道。
7.螳臂当车的故事说明可以想办法去影响别人,但不能太过自负于自己的才能。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庄子的智慧》螳臂当车,第194页。
8.浑沌的寓言中,浑沌之所以七日死,是因为浑沌是“道”的代名,道是没有任何缺陷、没有任何遮蔽的,有了是非,道便有了亏损。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正确。课本第250页。
9.庄子说的“据梧而瞑以坚白鸣”是“有人之形,无人之情”的表现。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本135页,是有人之形,有人之情的表现,是庄子批判的对象。
10.“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这个故事,是楚狂接舆警告孔子的言论。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课本第171页,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