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指数:★★★
人物介绍及评价: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lì]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著作:孔子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观点:
1.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提倡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2.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穷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履行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他的弟子。
3.论教育内容孔子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在孔子的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然而道德教育并没有专设学科,而是把道德教育的要求贯穿到文化知识学科中。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中提到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也是孔子所主张的学习内容的四个方面。
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4.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1)启发诱导。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居一隅不以三与反,则不复也。”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学教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早几十年。
(2)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3)学、思、行相结合。即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
(4)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语录(孔子的教学名言):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译:“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比两个人的还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译:“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
真题示例教 育 学 家
1.(2019·山东单选)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早道德准则,提倡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这位教育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答案:A解析: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规则。孔子还总结了一些进行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2.(2018·内蒙古单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答案:A
3.(2018·河南单选)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
A.具有灵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答案:B
解析: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题干中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做好礼、义、信,便不用学习生产类的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脱离社会生产。
4.(2019·四川单选)下列选项与孔子的教育实践不符的是( )
A.学思结合
B.有教无类
C.举一反三
D.“六艺”教人
答案:D
解析:“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孔子以“六经”教人。
5.(2019·湖南填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___提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观点。
答案:孔子
孟 子常考指数:★★★
人物介绍及评价: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著作: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底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观点:
1.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起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性善论”孟子持“性善论”,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孟子的扩充人所固有的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即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这一基本要求贯穿在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中。
3.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1)“人伦”即“人道”,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孟子尤重父子——孝,兄弟(长幼)—— 悌两种关系,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以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仁、义、礼、智、信。
4.论理想人格——“大丈夫”
(1)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浩然之气”。
(2)如何实现大丈夫,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①持志养气:一个人有了志向和追求,他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
②动心忍性:也就是意志锻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
③存心养性:存养和扩充善端。
④反求诸己: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反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得更到家。
5.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语录: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摘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ò](注: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父亲与儿子之间有亲情、君王与臣子之间有节义、夫妻间有区别、年长与年幼者有主次、朋友之间有信任。摘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万物皆备于我。
译:万事万物的本性都为我所具备。指万物本性都与我所通。出于《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真题示例教 育 学 家
1.(2017·广东单选)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蔡元培
D.朱熹
答案:B
2.(2019·山东单选)在我国“教育”一次最早起源于(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论语》
B.《礼记》
C.《孟子》
D.《周易》
答案:C
3.(2017·河南判断)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充人固有的“善性”的过程。
答案:正确
4.(2017·湖南单选)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庄子
答案:C
5.(2018·江西单选)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主张“万物皆备于我”“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这是一种( )的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动因论
D.综合论
答案:A
乐正克常考指数:★★★
人物介绍:
乐正克(约公元前300—前200年),姓乐正,名克,战国时鲁国人,思孟学派的重要人物,孟轲(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是深得孟轲信任的高才生。战国时代儒分为八,其中一派就是“乐正氏之儒”。由此可知,乐正克在战国时代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
著作:据郭沫若考证,《学记》的作者为乐正克。
注:《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步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学记》的语录&观点:
1.教学相长[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通过学习,才发现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经过教学,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2.尊师重道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译: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
3.藏息相辅[zàng xī xiāng fǔ]
(1)《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
⑵“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译:(1)“藏”,原为“臧”,通内脏的“脏”,“息”是指呼吸的气息,人自身的内脏和大气相配合,才能呼吸自如。
(2)大学教学,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
4.豫时孙摩[yù shí xùn mó]这是《学记》在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来的规律,
包含四条原则:
豫:通“预”,是预防,即预防性原则;
时:是及时,合乎时宜,即及时施教原则;孙:通“逊”,顺应,指循序,即循序渐进原则;
摩:指观摩,相互学习,即学习观摩原则。
5.启发诱导《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译: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6.长善救失
《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译: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不足之处),传授知识的老师必须了解。人们的学习,有的人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有的人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有的人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有的人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心理状态是不同的。知道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
传授知识的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补救他们的过失。此外,《学记》还主张“学不躐[liè]等”(1),即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习,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2)”。
(1)为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2)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
真题示例教 育 学 家
1.(2020·辽宁单选)我国古代乃至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理想国》
D.《孟子》
答案:A
2.(2019·湖南单选)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答案:C
3.(2018·辽宁多选)《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的过失有( )
A.或失则多
B.或失则寡
C.或失则易
D.或失则止
答案:ABCD
4.(2020·天津单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C
5.(2017·内蒙古单选)《学记》中“学不躐等”主要体现了( )
A.循序渐进
B.温故而知新
C.藏息相辅
D.长善救失
答案:A
荀 子常考指数:★★
人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