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前雁南飞下一句,大雁南飞知冬寒下一句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5 17:18:15

▲复盛公合影。(图片来源:磴口旅游局官网)

雁门关前雁南飞下一句,大雁南飞知冬寒下一句(13)

▲包头记忆。(图片来源:包头新闻网)

“第二故乡”产生文化新元素

“走西口”体现着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流互动,成为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时至今日,内蒙古西部的文化艺术“二人台”,便是“西口文化”最集中的代表。有个剧目汉语为“十对花”,蒙古语则叫阿拉奔花,就是“十对花”的蒙古语发音。唱词中既有汉语词汇,也有蒙古语词汇,当地人称“风搅雪”。包头市还形成了一个独特剧种叫“漫瀚调”,既有蒙古人的曲子,又掺杂着山西人的调子,山西人爱唱小曲,陕西人爱唱信天游,结合上蒙古语的调子,就形成了新的“漫瀚调”。

雁门关前雁南飞下一句,大雁南飞知冬寒下一句(14)

▲漫瀚调情景歌舞《美好家园》。(图片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

雁门关前雁南飞下一句,大雁南飞知冬寒下一句(15)

▲包头乔家金街“走西口”塑像。(图片来源:掌上巴彦淖尔)

今天,走在大街上,仍能感受到蒙汉文化长期交融的历史气息,如今的呼和浩特市仍然满满的“山西味”,晋语仍然是今天呼和浩特的第一方言。呼和浩特的部分街道如定襄巷、大同巷、忻州巷等均与山西有密切关联。

汉、蒙等各族民众在长期交往交流融合,相互通婚,风俗、习俗,饮食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蒙古族以前只有“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指奶制品,“红食”指肉类食品。后来,谷子、小麦、玉米也成了他们常用的食物,实现长城以外农牧并举的多元文化。

移民过程中长城内外早已成为紧密互动的融合体,关内关外、口内口外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产生了新活力,这正是体现中华各民族交流互融,边疆与内地互动的重要见证。今天重新回顾移民中的包容互鉴精神,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体现。

受访者简介:

雁门关前雁南飞下一句,大雁南飞知冬寒下一句(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