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王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
【注释】
①王武子:王济
②著:放置。连钱:钱纹相连的一种花饰。障泥:放在马鞍下垂在马腹两侧的垫子,用来阻挡泥水的马饰。
【译文】
王济很懂得马的牌性。他曾经骑着一匹马,马背上铺着一连钱纹饰的垫子,前面有河水,马始终不肯渡水过去。王济说:“这一定是马爱惜垫子。”派人解下垫子,马就一直渡过河了。
(十四)
世之摹字者,多为笔势牵制,失其旧迹,须当横摹之,泛然不问其点画,惟旧迹是循,然后尽其妙也。
【注释】
①横摹:古代文字都是纵向书写,横摹即横向临摹,这样可以忘记笔画而更关注字体的神韵。【译文】
世上那些临摹字帖的人,大多被笔势所牵制,失去了书法的神韵,应该横向临摹,完全不顾字体的笔画,只遵循字体的原貌,然后就能完全得其奥妙。
(十五)
古人以散笔作隶书,谓之“散隶”。近岁蔡君谟又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日“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亦自成一家。
【注释】
飞白:东汉蔡邕所创,这种字体在书写时,笔画中间夹杂点点白痕,并且笔势给人以飞动的感觉。
【译文】
古人用散笔写隶书,称为“散隶”。近年来蔡襄又用散笔写草书,称为“散草”,或者叫“飞草”。这些书法都从飞白体衍生,也自成一家。
(十六)
欧阳文忠好推挽后学。王向少时为三班奉职,干当滁州一镇,时文忠守滁州。有书生为学子不行束脩,自往诣之,学子闭门不接。书生讼于向,向判其牒曰:“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先生既已自屈,弟子宁不少高?盍二物以收威,岂两辞而造狱?”书生不直向判,径持牒以见欧公。公阅,大称其才,遂为之延誉奖进,成就美名,卒为闻人。
【注释】
②干当:即“勾当”,管理,办理。为避宋高宗赵构讳而改为“干当”。
③滁州:今属安徽。
④束脩:原指送给老师的报酬,这里是指拜师礼。脩,干肉。
⑤牒:文书,这里指诉状。
二物:《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楚二物为古代体罚工具。
【译文】
欧阳修喜欢推荐后学。王向年轻时在三班供职,管辖滁州一镇,当时欧阳修为滁州长官。有一个书生因为学子不行拜师礼,就亲自去见学子,学子却闭门不予接待。书生于是向王向提出诉讼,王向在诉状上判道:“按礼只听说前来学习的,没听说前去教学的。先生既然已经屈尊了,弟子怎么会不自高呢?为什么不用体罚的方法使他收威风,哪里用得着为此而打官司呢?”书生不服王向的判决,直接拿着诉状去见欧阳修。欧阳修一看到判词,极为称赏王向的才华,于是播扬他的名誉,并且奖掖提携他,成就他的美名,王向最终成了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