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短文两篇翻译简短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7 21:09:20

(十七)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心意也。

【注释】

③技哆(chi):展开,散开,这里指花朵张开,涣散无力。

④房敛:花瓣收紧。

姻家:亲家。

【译文】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的是牡丹丛,牡丹下面有一只猫,不知道画得怎么样。丞相吴育与欧阳修是亲家,一见到这幅画就说:“这是正午的牡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花瓣散开而且颜色干燥,这是正午时的花;猫的黑眼睛就像线一样,这是正午时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水的花朵,那么花瓣会收紧而且颜色润泽。猫眼在早晨和日暮时是圆的,随太阳升高而逐渐狭长,到正午时就像一根线一样。”这也是善于揣摩古人的心意啊。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短文两篇翻译简短(17)

(十八)

江南徐铉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处。乃笔锋直下不倒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铉尝自谓:“吾晚年始得wai匾之法。”凡小篆喜瘦而长,匾之法,非老笔不能也。

【注释】

②幅(wai)之法。一种小策字体,一般认为是将求书、书相结合的笔法,字形偏于隶,笔法作篆。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短文两篇翻译简短(18)

(十九)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注释】

①何平叔:何晏。

②魏明帝:曹叡字元仲,三国魏第二代君主,文帝曹丕之子。但据时代考证,此处当为魏文帝曹丕。傅:通“敷”。

③汤饼:指汤面。

④啖:吃。

⑤皎然:洁白的样子。

【译文】

何晏姿态仪容很美,脸很白皙。明帝怀疑他搽了粉,正当夏天,就给他吃热汤面。何晏吃完后,出了大汗,便用官服揩拭,脸色更加洁白了。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短文两篇翻译简短(19)

(二十)

异事

韩魏公庆历中以资政殿学士帅淮南,一日,后园中有芍药一干分四岐,岐各一花,上下红,中间黄蕊间之。当时扬州芍药未有此一品,今谓之“金缠腰”者是也。公异之,开一会,欲招四客以赏之,以应四花之瑞。时王岐公为大理寺评事通判,王荆公为大理评事lian判,皆召之。尚少ー客,以判钤辖诸司使,忘其名,官最长,遂取以充数。明日早衙,钤辖者申状暴泄不至。尚少一客,命取过客历求一朝官足之,过客中无朝官,唯有陈秀公时为大理寺丞,遂命同会。至中筵,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甚为盛集,后三十年间,四人皆为宰相。

②岐:枝干,枝权。

③王岐公:即王珪,字禹玉,北宋宰相,封岐国公。参《人事》卷九注。大理寺评事:审判机构中负责断案的官员。通判次于州府长官的官职,具有处理公事的实权

④王荆公:即王安石,字介甫,北宋宰相,封荆国公。参《故事》卷一注。佥判:地位低于通判

⑤钤(qian)辖:掌管军事训练的官员

⑥陈秀公:即陈升之,字旸叔,北宋宰相,封秀国公。参《权智》卷十三注。

⑦簪(zan):将某物插在头上。

【译文】

韩琦在庆历年间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主管淮南,一天,后园中有枝芍药,一根枝干上生出了四根枝杈,每枝上各开了一朵花,上下都是红色的,中间则有黄色的花蕊点缀其间。当时扬州还没有这一品种的芍药,也就是现在所谓的“金缠腰”。韩琦很奇怪,就举行了一场聚会,想招揽四位客人一起观赏,以对应四朵花的祥瑞。当时王珪担任大理寺评事通判,王安石担任大理寺评事佥判,把他俩都招来。还少一位客人,以判钤辖诸司使,忘了他的名字,官职最高,就也把他叫来充数。第二天早衙的时候,那位钤辖汇报说因为剧烈腹泻而无法前来。这样还是少了一位客人,于是就派人取来经过此地的官员名录,找一位朝官来充数,路过的官员中没有朝官,只有陈升之当时担任大理寺丞,于是请他一同参会。在宴席上,剪下四朵花,四位客人头上各插一枝,实在是

一场盛会,后来三十年间,四人都成了宰相。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短文两篇翻译简短(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