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情节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8 09:01:48

补充资料

春秋时期的“礼”夏商周三代之时,以宗教仪式为主要内容的“礼”成为了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基本原则和政治制度。春秋时期,礼的具体作用和价值演变为协调规范社会成员的角色与相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社会角色以及政事、民办、教化、赏罚等社会各方面,无一不在礼中。婚丧嫁娶、迎宾送别、祭祀盟会、节日庆典、都离不开礼乐,甚至于没一场战争,都会涉及“礼”。例如两军交战前,要“致师”,一是挑战;二是交代彼此交战的原因,即出师有名,不能打不明不白的仗。交战时双方要等对方把战车摆好,士兵排开,再擂战鼓而战。对方阵势没摆好,是不能进攻的,从上去就打,是失礼的。这就是所谓的“不鼓不成列”。著名的《曹刿论战》中曹刿就是利用了别人的守礼,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再有如“不*儿童”“不擒老人”“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追击敌人不能超过一百步的距离;追*驾车逃跑的敌人,不能超过九十里。这叫做“礼仪之兵”。

提示:

1.古代战争礼仪。古代特别重视“师出有名”,讨伐方发动战争之前,需要有个正当“理由”,再付诸武力。所以,纵使兵临城下,被讨伐方有时也可以通过外交去化解矛盾。用晋文公的“不知”“不武”“不仁”来冒犯他国不是“礼”应有的行为。

2.古代称谓礼仪。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文中晋侯、秦伯、郑伯,作者则分别对晋文公和郑文公冠以“公”的称谓,却对秦穆公始终称“伯”,这便流露出作者的价值判断——赞许郑文公面对烛之武发牢*时的真诚道歉和勇于承担责任,以及晋文公面对秦穆公背盟撤军时的极大克制、宽容和不忘他人恩德的“礼义”。

3.关于人物“礼”的分析。(1)烛之武的“礼”。1)爱国之“礼”。在危急时刻,年迈的烛之武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展现的是具有家国情怀、豪迈的英雄本色,这十分契合当时的“礼”和“义”。2)语言之“礼”。烛之武在说服秦穆公的言辞中,也是十分讲求“礼义”的。(2)晋文公的“礼”。1)这次晋国攻打郑国是师出有名的,一是因为郑国从属二主,既依附于晋国,又依附于楚国。公元前630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郑国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结果楚国大败、晋国取胜。二是因为晋文公年轻时流亡郑国期间,受到了冷遇。在古代,不忠为患,可郑国却从属二主。郑文公只考虑了自己的“利”,没有做到“礼”。因此,郑国受到晋的攻打威胁属于情理之中,而作为攻打方的晋文公是为了追求“礼”而战。2)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最后秦穆公为了自身的“利”,听了烛之武的劝说,单方解除了与晋文公的军事联盟,放弃了攻打郑国。秦穆公主要是考虑到本国的利益需求,选择了背“礼”弃义,完全不顾与晋国的结盟之约。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情节(9)

【作业布置】

任选一题,写出自己的见解。1.如何理解晋文公所说的“不任”“不知”“不武”?

2.文中,诸侯争霸,战争频仍,但秦晋围郑及退兵时晋侯不击秦师强调的都是“礼”和“仁”,是否矛盾?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