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后人尊称其为“医圣”。他是祖国中医学瑰宝,也是南阳人民的骄傲。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述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医学著作之一。他创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更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对中国乃至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医学发展都起到了不同程度影响及推动。
今天我们不再研究、评价张仲景的医学贡献和历史功绩,而是来关心一下“医圣”的生卒年代以及他逝世后又是如何魂归南阳故里的。翻开历史的扉页,我们发现张仲景的生卒年代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一个可以断定生活在中国东汉时期,但不能确定是具体什么时间的生卒年代。这个不能怨天尤人,只能说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天灾兵祸此起彼伏,黎民百姓饱受多重苦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能活下来,实属不幸中的万幸。
张仲景出生在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这个毫无争议),父亲曾在朝廷里做过官,按照汉代的选官制度,二十万户中,可以选一名世家子弟被“举孝廉”。也就是说,张仲景可以借着父亲的官职地位,进入仕途,光耀门庭。但是,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从而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10岁那年,即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张仲景就离家出走,拜同郡的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在那个年代,要想图谋“大家”,必先顾好“小家”。为了活命,张仲景在汉灵帝(约公元168~188年)时,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又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管辖湘、罗、益、阴、零、衡、宋、桂等9个县。在长沙任上,张仲景力图当个好官,整顿吏治,体恤百姓,并以其高超的医术,救治疾民。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我们都看过《三国演义》,那个时候,东汉是个什么样子,朝廷昏庸,政治腐败,宦官专权,战乱频仍,特别是瘟疫流行,老百姓死于伤寒的十之有七,仅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
一些江湖庸医却趁火打劫,他们不去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不去解救百姓的生命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和名利,不给病人认真诊脉,随便开方抓药,造成了“药不医病”的严重后果。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因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苦研《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黄帝内经》等古代医书,在继承前世优秀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但是,因为东汉王朝动荡不安,为了避乱,张仲景辞掉了长沙太守之职,迁至岭南隐居,具体什么地方,史书尚有争论。毕竟社会不稳,他需要专心研究医学,著述医典。所以民间老百姓只知道有个神医,可以治伤寒,治百病,但是行踪飘忽不定,很难知道他在哪里。经过多年奋发,张仲景终于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大行于世。而他本人也因为劳累过度,约公元215~219年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