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注音版,江城子拼音版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9 22:39:55

苏东坡。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创作背景如下:

·1.时间与地点:该词作于公元1075年(北宋神宗熙宁八年),当时苏轼正在担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知州。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注音版,江城子拼音版原文(1)

·2.社会环境与个人境遇:密州任期内当地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导致民生艰难,百姓生活困苦,甚至出现"民多弃子"的惨状。这反映了苏轼面对的社会现实问题,作为地方官他不仅要治理州事,还要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关心百姓疾苦。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注音版,江城子拼音版原文(2)

·3.个人情感与心态:在这首词中苏轼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自我描绘展现出种虽已步入中老年,但仍然怀有壮志豪情,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态。他以出猎为引子,通过描绘壮观的狩猎场面,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4.政治寓意与抱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苏轼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如同汉代冯唐被派遣赦免魏尚那样,被赋予重任,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以实现其为国效力的理想。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注音版,江城子拼音版原文(3)

·5.文学创新与风格:《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词中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豪放之作,在题材上选取了较少见的出猎场景,意境开阔,气势雄浑,打破了传统婉约词风的局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以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注音版,江城子拼音版原文(4)

综上所述《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写作背景涵盖了特定的历史时期、地域、社会状况、作者个人心境,政治抱负以及文学创新等多个层面,是一首深深植根于时代土壤,体现作者复杂内心世界的艺术作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