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桥背景
公元1705年,即康熙四十四年。西藏地区发生了“准噶尔之乱”,康熙随即派遣大量军队前往西藏平叛。
受限于道路状况,军队行动得很艰难,通过调查,发现水势汹涌且路径狭隘,唯有小船可用以承载兵力、运输物资。
此举效率低,多数掉在河中,损耗严重。
有关大臣多番考察大渡河沿岸地形,官员发现河岸山脚处有一块平坦的台面,这个平台宛如山的脚趾般伸展而出,这块台面有助于减小桥梁的跨度,其地质构造为基岩,极为坚固适合建桥。
官员汇报给康熙,康熙大为赞同,于是泸定桥的建设计划就此确定下来了。
起初,泸定桥的建设方案首选木材,因为当时木桥很普遍,工艺也较完善,暴雨导致的洪水便将刚筑好的地基冲毁。
随后,方案改成建设石桥,但是考察后发现地质疏松,无法建石桥,在毫无办法之时,有人提议用铁链建桥,泸定桥的设计草图,总体思路得以确定。
可是此地水流汹涌,两岸相隔甚远,现今此工程需要借助重大设备方可完成,古代并没有现代化工具,仅有人力可用。
那么重达40吨的13根铁链是如何被运送到对岸的?
一、铁环
每条铁索均由多达900余个铁环组成,单是一条铁链的重量便可达数吨之巨,暂且不提将铁环逐一联起来的艰巨任务,仅是搜集到如此庞大的铁料就已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当地铁资源匮乏,铁匠铺寥寥无几,这么大的工程绝非几个铁匠铺能胜任。
此时,一位地方官员灵机一动。想到距此地百余里的荥经县生产铁,在当地炼铁、生产,再运送至此建造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