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文天祥原文,文天祥小年繁体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3 09:56:45

读者文天祥原文,文天祥小年繁体原文(1)

01

去年的这时,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了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说一起,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形式正是如此;而说学习,却因为苏教版教材选录而人教版未录,我也是第一次“教”,只好和他们一起摸索了。

课刚开始时,我问学生:“你们学过哪些文天祥的诗句?”下午的课堂让人异常困乏,学生们无精打采、异口同声、摇头晃脑地背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过零丁洋》几乎是我读文天祥诗的启蒙作了。读书生涯中,每每老师问起“你们学过那些爱国的诗句”时,我便和其他同学一起摇头晃脑地背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读者文天祥原文,文天祥小年繁体原文(2)

万分感慨,今天我面对的学生正是当年稚嫩的我。我这样想,并在心里摇了摇头。我是什么时候真正对文天祥的诗发生兴趣的呢?应该是在安师大读研时吧。

当时我已熟读《论语》和《孟子》,知道了孔子“*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和孟子“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之言;又读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选文天祥《过扬子江》《南安军》《金陵驿》《除夜》四首。其《过扬子江》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我们熟悉的,而《南安军》和《金陵驿》于我心更有戚戚之感。文天祥在《南安军》中说“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在《金陵驿》中说“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全然要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自己恪守的气节和自己热爱的土地,希望自己以死来完成志愿,这不正是“*身成仁”吗?

后来机缘巧合,我在二手书市场淘到了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79版的《文天祥诗选》,128页。当时恩师叶帮义为我们开了一个数量不少的书单,我并无余力去读不在书单里的书,只得匆匆地浏览《文天祥诗选》。我读后知道了他在“德祐”后的诗更值得关注,也更感人。德祐元年,元军屡战屡胜,南下建康,局势江河直下,不几年宋亡。德祐以后,文天祥受当时社会环境和自身经历的影响,亲身体会到了亡国的惨痛教训,其爱国的深度和强度与德祐前的诗相比,更为突出。这次《文天祥诗选》的阅读经历对当时的我来说,增长知识和陶冶情操的目标也已经达到了。

02

我对文天祥诗理解得尚且如此浅薄,我眼前这群熟背这两句千古名句的学生们,真的知道文天祥所谓“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的诗,背后藏着怎样的感召和精神力量吗?

那一瞬间,我决定下课后再找文天祥的诗来读一读,然后说给他们听一听。

读者文天祥原文,文天祥小年繁体原文(3)

图\全景视觉

一阵翻箱倒柜之后,我终于在书柜的角落里找到了那本《文天祥诗选》,怀着对文天祥的敬佩和读毕《指南录后序》的慨叹,我认真重读了这本书。文天祥在德祐时,感到国事有望,虽被北营扣留,但后逃脱奔真州,这时他挣扎着偷生,以期中兴。这一时期他的诗作不仅有生死以之的强毅,更有充满信心的乐观,如《赴阙》“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即事》中所言“正好王师出,崆峒麦熟时”。他也用诗作记叙自己脱北之路的艰辛,如《定计难》《踏路难》《得船难》等。文天祥在五岭坡被俘后,亲眼所见崖山朝廷的灭亡,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一牺牲,这时他但求速死,因而诗歌愈加凄厉而高亢。

如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所选《南安军》《金陵驿》,可以看作是他的绝笔之作,是他激励仁人志士不停止抵抗的战歌。我深为其“予不得爱身”的献身精神感动,也为他“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无奈叹息,更为他“复何憾哉”的复国梦想所感染。文天祥其人,不亦重乎!文天祥的诗,不可不读哉!

03

第二天的课上,我特地留了一些时间,结合着《指南录后序》,向学生们讲述了我阅读《文天祥诗选》的经历和对其人其诗的慨叹。遗憾的是,学生们并没有像我想象中反应那么强烈;但让我高兴的是,他们还是工工整整地将一些诗抄了下去,默默地念了几遍。

这一刻,我的内心和他们、和我自己和解了:这就够了。在他们这样的年纪,能接触到、能主动地把这些诗抄下来,读一读,就够了。

人是需要时间成长的,我的学生们在面对九科的压力下,很难不把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当做学习任务,而不能从容地品读这些优秀的作品。正如我当年,也只是到了读研的时候,在阅读大量书籍后,才主动地去背诵这些作品,感受诗里动人的力量。

读者文天祥原文,文天祥小年繁体原文(4)

图\全景视觉

那我为什么还要说给他们听?因为我读过、我背过,我能深刻体会到这些诗背后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感召力量,希望他们现在读了之后,以后会有几个人,哪怕是一个人再重读文天祥诗,读《文天祥诗选》,甚至去研究文天祥的作品,给民族精神的研究再加上一笔。这不正是文天祥所言“使来者读之,悲予志哉”的初心吗?这不正是我的读书经历吗?这不正是一个教育从业者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要去做的事情吗?

人必须学习经典作品,尤其是像《文天祥诗选》中所录那些感动人心的、能让人精神倍增的好作品。喜欢读书有什么用?不读书难道就不能活下去了吗?当然可以,甚至还能够活得很潇洒,因为不读书的人只有生命的感受,没有生命的境界,他们只需要处理感官带给他们的情绪就够了,而不必思考太深沉的问题。但是我们要知道,伟大的经典作品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它们在我们精神干枯时滋养心灵,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振奋精神,让我们在生活中能更从容地面对困难,砥砺前行。

人总是会成长的,需要时间,也需要重复地去感受相同的作品,正如我读《文天祥诗选》的经历和我的学生们以后可能会有的阅读经历。我相信,这些读过的书,这些听过的故事,总有一天会悄悄地融进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那么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就会不断再造,生生不息。

-END-

责编 |邓茜

实习编辑 | 宋佳妮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

可发布于“读者·新语文”旗下各大媒体平台,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原创稿件凡经“读者·新语文”使用,即视作作者同意授予信息网络传播权,“读者·新语文”将有权在系列媒体平台上使用,本平台所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使用方式的稿酬。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