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听则观其所行
论语云:“君子欲讷语言而敏于行。”话虽这么说,但是付诸行动的人却少之又少,此所谓知易行难。只有那些说到做到的人才是真君子,可与之交。孔子的学生宰予曾立志努力学习,却在白天呼呼大睡,孔子怒其不可教,对弟子说:“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说了就要去做,或者默默耕耘,此类人是可以考虑的。
5、止则观其所好
“止”意为闲暇。《大学》云:“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不欺于心。”德才兼备之人,哪怕是独处也会严于律己,不自欺欺人。人在独处之时很容易漏出破绽,而兴趣是不会说谎的,一个人在闲暇之时喜好什么,往往可以反映出他的本心所想,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
6、习则观其所言
“习”有两个意思:一是习惯,二是学习。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与人相处的时间越长,展现的也就越彻底,就会越清楚看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春秋时期的晏婴,与人交往自始至终对人敬重,获得了一片赞美之声。至于“学习”,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读书学习时看其是否可以有自己的见解,若只是人云亦云,这样的人或许只是为了博眼球,小心为妙。
7、穷则观其所不受
人在贫贱之时,要看其会不会突破底线、接受不该接受的东西,人穷一点没关系,但只有不贪图不当的利益,“不为穷变节”,才会有出息。真正的君子,不会因利益违背本心,即使爱财,必也是“取之有道”。
8、贱则观其所不为
“不为贱易志”。一个有道德、有格局的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是根本性的,如果一个人连原则都可以打破,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放弃的了。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过:“放弃一切东西比人们想象的要容易些,困难在于开始。”放弃原则是一个人堕落的开始,一个在困窘中无法坚持原则的人是不值得重用的。
需要注意,《吕氏春秋》所谓的“八观六验”仅仅是君主识人的辅助措施,最根本的原则靠君主把握,所谓“主道约,君守近。太上反诸己,其次求诸人”。“反诸已”就是要保持内心的澄明清醒,心明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