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教”从本质上来说,它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套礼仪、伦理规范,而“礼教”的演变和形成,却有着异常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
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这套学说,正是汉武帝所急需的一套伦理治国规范。
从历史上来看,汉武帝称得上雄才大略,在他执政期间,开疆拓土,武功赫赫,与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但此时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仍然处在完善当中。
在汉武帝之前,汉朝推行的黄老之治,这套学说让久经战乱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出现了封建王朝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但是到了武帝时,他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能够为世人接受的意识形态来加强汉王朝的中央集权。董仲舒此时提出的“独尊儒术”,正中汉武帝下怀。
但值得注意的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之所以在汉武帝之前从来没有得到过重视,是因为它缺乏现实基础,缺乏可行性。董仲舒是个聪明人,他所要“尊”的儒术,既承自春秋儒家,又创造性地吸取法家、道家以及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可谓与时俱进。
这套学说与现实接轨之后,在汉武帝的大力推广下,封建王朝拉开了外儒内法的大幕,它神化了君权父权、维护了封建秩序,切合了封建王朝的统治需求,它所提倡伦理纲常成为两千年来的文化正统和思想主流。
在汉武帝时代,这套与时俱进的学说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进步思想,但是,它在为封建统治阶级背书的同时,它所提倡的许多内容也带来了极其负面的效果,例如大力提倡的“孝“治。
以“孝“治国的理念,在历朝历代都得到推许,它是封建统治中君臣父子等级观念的体现,究其根本,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是,当”孝“成为一种行为观念时,在民间就产生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愚孝”。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晋代的郭巨,非常孝顺。父亲去世后,他独自奉养母亲。后来家道中落,变得非常贫困。他的儿子才三岁,母亲经常少吃几口,省下食物给孙子吃。
看到母亲这样疼爱孙子,郭巨却感到不安,他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有,母亲却只有一个,不如把儿子埋了,节省口粮供养母亲。于是郭巨挖了个坑准备埋掉儿子,却在地下挖出了一坛子黄金,上写”天赐孝子郭世“的字样。
故事中郭巨的“埋儿奉母”的行为感动了天地,所以赐他黄金。郭巨从此又过上了好日子,不仅能够孝养母亲,还把儿子也养大了,他孝顺的美名为天下人所称颂。
但是这个故事读完之后,却让人毛骨悚然。为了母亲埋掉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人哪作得出这样残忍的决定?更可怕的是,他的妻子、母亲都没有反对!而天下的人,也对这种行为表示赞许。
这个故事是劝人“行孝”,宣扬的是孝子必有好报,但是,如果郭巨挖不出金子咋办?那么三岁的儿子是不是就要被埋掉?再进一步推理,如果埋掉了儿子,还是养不起母亲,是不是要把妻子也埋掉?
这样残忍的故事却因为披上了“孝”的外衣,居然成为美德故事,并且在民间广泛流传,在“二十四孝”中,除了埋儿奉母之外,还有卧冰求鲤、 恣蚊饱血这样的故事!可见”礼教“在当中人们心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封建王朝统治下对人性的扭曲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令人发指!
那么,焦仲卿对于母亲的屈服和顺从,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我们还可以从焦母身上挖掘出更多的细节。焦仲卿丧父,是母亲把它抚养长大,不仅助长的封建家长的权威,更让焦母产生了一种畸形的恋子情节,导致她做出如此违背人伦的决定。
官与吏:人生无法跨越的鸿沟
在《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为何执意要把刘兰芝扫地出门呢?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从诗中对刘兰芝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女子,纺织、女红、音乐、诗书都非常出色,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
即便是这样一个聪明贤惠的女子,在焦母眼里,却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儿子。那么,焦母眼中的儿子,到底有多优秀呢?在诗中,焦仲卿的身份,是庐江府小吏。
我们经常把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的行政管理人员称为“官吏”,但实际上,官和吏在政治架构中的地位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从出身和社会地位来看,官是由朝廷统一任命的,是有编制的“命官”,是封建王朝有编制的“国家干部”享受百姓供养,国家发放俸禄。
“吏”员是官员自行招聘的工作人员,是为官员驱使和服务的,他们没有正式编制,靠“依附”官员获取报酬。焦仲卿就是服务于庐江府的吏员。
而从个人前途上来看,官员有正常的升迁渠道和晋升通道,只要在任上没有出什么大娄子,没有得罪高官大员,通常三年一考察,就能够得到晋升。
小吏就悲惨多了,是没有任何晋升渠道的,一旦为吏,终生再也没有当官的可能。再能干也是吏,只能靠给官员服务维持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