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九龙岩原文,游清碧溪记翻译及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8 06:53:39

相传远古时期,水神共工兴风作浪,使得大地到处都是洪水,舜皇便派大禹治水,大禹找到了共工大战了一场,最后共工打不过大禹,就逃到了芦洪市,化成九条龙,这九条龙分别躲进了九个相连的岩洞,于是人们就把这处岩洞叫做“九龙岩”

若干年以后,九条妖龙出来作怪,洪水滔滔,连大王岭也被淹没了,大禹知道这事后,立即派应龙将军来治水,应龙将军到芦洪市后,与九条妖龙又大战了一场,九条妖龙不敌应龙,又躲进岩洞里去了,应龙将军也是一条龙,他把爪子在地下一抓,抓出了一条河,让水流入湘江,人们为了纪念应龙将军,便把这条河称为“应水”。

夏日游九龙岩原文,游清碧溪记翻译及原文(5)

(三)斩龙桥上听故事

千百年来,芦*像一个淘气的小精灵,平静时舒缓温驯,溢彩流光,把一泓碧水奉献给两岸肥沃的大地。然而,芦江也有发怒的时候,每到春汛,特别是碰上十年未遇的洪患,山洪暴发,浊浪排空,洪水一泻而下,淹没村庄,吞噬成千上万亩的良田,尤其是傍依芦江的古镇芦洪市,每遇洪患更是在劫难逃。洪水侵入主街,人们在慌乱中用木板作舟,忙中转移人员和物资,其情其景不堪回首。消除洪患,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心病。在宋庆历年间,老祖先就在芦江河上修建了这个石拱桥,并在石桥的第三拱洞上面篆有斩龙王,斩龙王高举宝剑,骑在一条飞龙上,两眼圆睁,怒气冲天,名曰“斩龙桥”。其意就是降服妖龙,抑制洪患,保驾古镇人安宁。

夏日游九龙岩原文,游清碧溪记翻译及原文(6)

斩龙桥长56米,宽2.2米,桥有3拱呈半圆形,拱与水中倒影相吻,呈现出三个浸入水中的圆月。桥面用青石板铺砌,两边有石栏石柱,每根石柱上雕有貌似仙桃的石垛。拱脚薄而尖,亭亭玉立。整个石桥全部用青石垛、青石板、青石砖筑成,每根石柱上蹲着一个雕技精湛、造型精巧的石狮子或石桃子。据说,有了这些石狮的护卫,每当暴雨山洪,兴风作浪的孽龙就不敢经过石拱桥。如果偶有瞎眼龙或胆大妄为的孽龙混水穿拱,桥上的石狮会奋不顾身砸将下去,必将孽龙砸死,保护桥身安全。历经900年洪水冲击依然屹立不倒,有诗赞曰:“斩龙桥上装宝剑,岂管洪魔来盖天。气势汹汹来到此,神剑一挥妖龙斩。”

斩龙桥从建成那一天起,就是京城经长沙通往广西的必经驿道和兵备道,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都曾在这里发生过激烈的争夺战。据说1945年,日寇入侵古镇,曾从飞机上投掷两枚炸弹企图炸毁“斩龙桥”,但未得逞。解放初期,白崇禧之部欲阻止解放军南下,投掷数枚手榴弹炸桥,结果仅炸毁了两根桥栏柱。

夏日游九龙岩原文,游清碧溪记翻译及原文(7)

在斩龙桥左侧第七级台阶上还发现碑刻女书,碑长0.43米,宽0.34米,厚0.27米,重23公斤。上面的女书文字有五直行、四横行,二十余字和字痕,已能辨认出“东”、“分(婚)”、“大”、“笑”四个字。斩龙桥碑刻女书的发现,说明女书的书写并非局限于纸质和布质;女书流传的时间也不是一代两代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纪以上的事;女书流传的地域,也不仅仅在江永上圩江一带,而是在湘、桂、粤甚至更广大的地区。同时也打破了女书“传女不传男”的说法,女书的使用并不局限于女性,可能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用途。

踱步斩龙桥,脚下光滑的石板发出跺跺的足音,就好像岁月的回音,一段段尘封的历史,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向我们走来。

夏日游九龙岩原文,游清碧溪记翻译及原文(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