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蕴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新时代要求学校完成文化传承,并针对中华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想。小学教育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接触中华历史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历史的传承意识。针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但是对于一味传授单调乏味的知识而言,更好的方式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对于古诗词鉴赏方法的传授更是显得非常必要。
课上创造意境让学生更好理解
诗词是古代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诗词的创作内容也包含了创作背景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学过程中,应在课堂上创造与诗词相关的意境,让学生能够通过意境了解整首诗词所蕴含的具体思想。教师在课堂上可对诗词描绘的故事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诗词表达的具体情感。一般情况下,诗词所具有的具体意思包括了赞美、歌颂以及抨击当前社会现象等。由此可见,诗词不仅仅是一种文体,更是传达诗人情感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意境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充分地对诗词进行理解,还能够为学生传递更多的文化元素,学生通过意境感受诗人当时的思想,对古代文学发展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将学习文化和传承文化融为一体。
特定的学习环境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对于诗词的内容进行理解,这也是让学生直观学习诗词的主要方法。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新的教学方式,并且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于诗词进行自主研究,自行学习诗词中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小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进行角色扮演,在课堂中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情境,让学生分别对泉水、杨柳等角色进行扮演,体现出诗词中的文化意境,深刻体会到诗词中的文化素养。
例如,《七律·长征》是*作的一系列诗词中的一首。这首词的背景是红军长征,学生对红军长征的情景一般都不了解,同时无法理解长征中的艰辛。因此在整首诗的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展示出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条件,才能让学生领会到这是一首赞美红军不怕困难、积极拼搏的诗。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遭遇的困难,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体验到红军当年的不容易。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不仅能够体现诗歌之美,还能够让学生学习红军顽强拼搏的精神。
从诗歌结构上来研究,这是一首律诗,句子并不会太生涩难懂,但是对于很多年代久远的小众古诗词的理解就并非如此了,因此意境的营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意境的营造能够让学生在对一些词句不了解的情况下还是能够很好地把握诗词的大体分向,因此意境营造法对学生理解一些课外的古诗词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意境营造法还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能够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欣赏水平,能够更好地把握主题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