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①太守。建和元年②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③闻④。
太后诏⑤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⑥诏,而深奇⑦爱之。
注释- 魏郡:古郡名。
- 建和元年:即公元147年。建和,东汉汉桓帝刘志的年号。
- 状:情形,状况。
- 闻:报告上级。
- 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
- 应:回答。
- 奇:意动用法,指“认为……与众不同”。
黄琬小时候就很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了日食,京城里看不到这次日食,黄琼把日食的情况报告给了朝廷。
太后下诏书问黄琼太阳被蚀掉多少,黄琼思考应该怎样回答却不知道如何说清楚。黄琬当时七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后剩下的太阳就像初升的月亮呢?”黄琼大为惊讶,就按照黄琬的话回答太后的询问,并且认为黄琬与众不同,因此非常喜爱他。
文言知识说“奇爱之”:上文“而深奇爱之”中的“奇爱之”,即“奇之”、“爱之”。
“爱之”,容易理解,即“喜爱他”。
“奇之”,不能理解为奇怪他,“奇”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之为奇”,应翻译为“认为……有奇才”或者“认为……与众不同”。
所以“奇爱之”应翻译为“认为黄琬与众不同,因此非常喜爱他”。
人物故事黄琬,字子琰,江夏郡安陆县(今湖北安陆)人,是东汉中后期的名臣,官至太尉。
黄琬的曾祖父就是“二十四孝”中的黄香,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官至尚书令。
黄琬的祖父黄琼是东汉时期名臣,官至太尉。倒是黄琬的父亲因为早逝,史书上没有过多的记载。
黄琬对日的故事在历史上比较有名,常被作为幼年聪慧的典范。
唐代诗人李翰的著名作品《蒙求》中写道:“黄琬对日,秦宓论天”。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秦宓论天”的故事,出自《三国志》。
秦宓论天
秦宓(mì),字子敕,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臣,善于辩论。
吴蜀联盟之后,东吴派张温前来修好。张温即将返回时,文武百官都前往为他饯行。
众人到齐后,惟独秦宓没有到,诸葛亮几次派人去催他。
张温问:“他是什么人?”诸葛亮说:“他是益州的学士。”
秦宓到后,张温问他:“先生学习吗?”
秦宓说:“五尺高的孩童都学习,您又何必小看人!”
张温又问:“那我问问你,天有头吗?”
秦宓说:“有头。”
张温问:“头在何方?”
秦宓说:“在西方。《诗经》中说‘乃眷西顾’,由此推论,头在西方。”
张温问:“天有耳朵吗?”
秦宓说:“有。《诗经》中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如果上天无耳,那用什么来听呢?”
张温问:“天有脚吗?”
秦宓说:“有。《诗经》中说‘天步艰难,之子不犹’,假如上天没有脚,那用什么来行走?”
张温问:“天有姓吗?”
秦宓说:“有姓。”
张温问:“姓什么?”
秦宓说:“姓刘。”
张温问:“你怎么知道?”
秦宓回答说:“当今天子姓刘,所以知道天姓刘。”
张温问:“太阳升起于东方吗?”
秦宓说:“虽然升起于东方,却落在西方。”
秦宓对答如流,张温再也不敢放肆,对秦宓十分敬服。
这场辩论,表面上谈的是虚无的“天”,实际上却暗藏着激烈的争斗。
东吴在东方,张温就以“日出东方”来隐喻东吴的正统性。
蜀在西方,秦宓就以“日落西方”来隐喻蜀的正统性,并指出“天姓刘”,还以《诗经》中的“乃眷西顾”来证明天的头在西方。
双方各执一词,暗中较劲,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但最终秦宓技高一筹。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左周黄列传》
启发与借鉴面对太后的问题“所食多少”,黄琼从太阳被蚀掉多少这个方向出发进行思考,却发现难以描述。而黄琬却从日食后所剩形状来思考,巧妙地将日食后的太阳比作一轮弯月,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令人不禁感叹黄琬的奇思妙想。
人的思维通常容易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中,从而导致思路受限,一旦此路不通,就容易被困住。所以当陷入困境时,不妨换个角度,改变一下思考方向,有时就会发现豁然开朗,问题反而迎刃而解了。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