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瀞】段玉裁谓即今之“净”字,徐书钟谓释作“静”、释作“清”。
【平】用同“评”。《警世通言》:“万物要平个理。”
【嘉】借为“佳”。(据马叙伦《石鼓文疏记》)
【永】通“咏”。《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申】通“神”。《马王堆汉墓帛书》:“非其申不伤人也。”
【母】金文中“母”与“毋”不分而相通,石鼓文仍承其绪。古籍中二字通用,故“母”可用作“无”。无,通“毋”,不要。《寡人之于国也》:“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翰】“羽”字作“飛”。疑是“飛”(飞)之繁文。(吴大澂《说文古籀补》)释作飛、翰是较易理解的。(徐书钟《石鼓文音义集释》)
——以上始见于鼓文《吾水》
【亟】爱。《列子》:“体将僵者,先亟犇佚。”程质清《石鼓文试读》:“亟,爱也。”《方言》:“相敬爱为谓之亟。”假借为“極”(极)。(徐书钟)
【夕】通“昔”。《史记》:“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欢心。”
【敬】通“驚”(惊)。(《汉语大字典》)
【西】鸟类歇宿。后作“栖”。《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北】乖违;相背,后作“背”。《战国策》:“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脊背。《睡虎地秦墓竹简》:“某头左角刃痏一所,北二所。”
【曾】通“增”。增加。《孟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层”。1、重叠。《淮南子》:“大厦曾加,拟于昆仑。”杜甫:“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2、高。江淹:“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惊。”
【受】授予,付给。后作“授”。《水浒全传》:“待有功次,照名升赏,加受官爵。”
【高】各家所释有异。徐书钟谓“或借用为高、或厚”。
【寓】假借作“遇”。(徐书钟)通“偶”。(《汉语大字典》)
——以上始见于鼓文《吴人》
点击图片,延伸阅读!
【橐】中间之“石”换成“缶”,即石鼓文《汧水》章中一字。《说文段注》中,段玉裁谓《诗经》之“白茅包之”之“包”即此字。
【庸】元代潘迪《石鼓文音训》:“薛氏作庸,或云是遘字。”徐书钟《石鼓文音义集释》:“自从薛尚功首倡此解,一直为人们所采用,已牢不可破了。”
【豜】野猪。石鼓文写作“豕肩”。
【汧】读作qiān,有三义,其三为“漂”,此取漂浮义。
【孔】副词。表示程度,相当于“甚”、“很”。《清史稿》:“军务未竣,需材孔亟。”
【兔】月之别称。杨模:“南讹莫认火西流,顾兔高悬略似钩。”
【帛】石鼓文《汧殹》之“帛鱼皪皪”,以“帛”为“白”。
【彤】《诗经》:“贻我彤管。”“彤”,红色。此以“彤翰”代“彤管”。
【翰】笔毫;毛笔。潘岳:“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
【母】金文中,母与毋不分而相通。古籍中,毋与无通用,故母可用作无。吴昌硕将“母”字抹去两点而用作“女”字,是大名家自我作古,往往为后人所效法。“女”,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所言之“女”,即“汝”。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歸】(归),王同柏、吴稚晖、吴昌硕、萧退庵、陶博吾等,均以“逮”为“歸”,可能是与二字篆体相似有关。看来石鼓文书法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
【永】通“咏”。依一定腔调缓慢地诵吟。《书》:“诗言志,歌永言。”
【澫】同“漫”,同“藕”。见袖珍本《汉语大字典》760页。
【嘉】借为“佳”。见马叙伦《石鼓文疏记》。
【五】石鼓文无独体“二、五”字,均与“日”组成合文,如《作原》章之“二日”、“五日”。
【洎】连词,相当于“与”。王士祯:“得成都书洎新诗,讽咏之次,不觉移情。”
【射】同“榭”,通“谢”,通“麝”。(《汉语大字典》224页)
【是】通“视”。用同“试”。
【真】通“填”。
【敬】通“驚”(惊)。——见袖珍本《汉语大字典》656页
【王】通“旺”。通“往”。同“玉”。
【师】同“狮”。
【申】通“神”。《马王堆汉墓帛书》:“非其申不伤人也。”
【简】泛指书籍。苏轼:“堆几尽埃简。”
【麋】通“眉”。1、眉毛。2、老。《北海相景君铭》:“不永麋寿。”
【五日】合文“五日”,元代潘迪《石鼓文音训》释作“晤”。《说文》:“晤,明也。”
【汗】通“旱”。
【人】通“仁”。《吕氏春秋》:“故君子责人则以人(仁),责己则以义。”
【小】通“少”。石鼓文无独体“小”,而是与“鱼”组成合文。
【乍】俏丽。李日华:“俺那小姐啊,打扮的身儿乍。”小篆前的古文字用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