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众山小的全诗,一览江山小完整诗句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6 18:33:56

写作背景介绍

《望岳》写于杜甫年轻时期,大约在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当时杜甫正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考中。在落榜之后,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登临泰山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泰山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一览众山小的全诗,一览江山小完整诗句(5)

作者生平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深远,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风格多样,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田园诗,也有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忧国忧民之作。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尤其是“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杜甫的诗歌在艺术上以精练、深沉、严谨著称,他善于运用复杂的构思和严密的结构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望岳》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才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一览众山小的全诗,一览江山小完整诗句(6)

艺术手法与技巧

象征比喻:杜甫在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造化钟神秀"一句,借自然界的造化之力集中于泰山,象征其独特的地位和魅力。

动静结合:诗人巧妙地运用动词来表现静止的泰山,如“割昏晓”的“割”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泰山高度造成的光影变化,使静态的山有了动态感。

空间视角转换:从远观泰山的广阔(齐鲁青未了),到近看其神奇秀美(造化钟神秀),再到俯瞰群山(一览众山小),实现了由远及近、由低到高的空间视角变换,增强了诗歌的空间层次感。

意象叠加:“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通过层云和归鸟这两个极具画面感的意象,既展示了泰山气象万千的特点,又传达出诗人登山时激昂的情绪和广阔的胸怀。

一览众山小的全诗,一览江山小完整诗句(7)

意境创造

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观与个人壮志相结合的意境。泰山作为五岳之首,被赋予了宇宙造化的象征意义,其巍峨壮丽的形象代表了天地间的至高与至美。诗人通过对泰山的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崇高理想的敬仰之情,以及追求卓越、勇于攀登的人生境界。

一览众山小的全诗,一览江山小完整诗句(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