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教子的译文,郑板桥教子的短文答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9 00:48:10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江苏兴化人,3岁丧母。生活贫困,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考中,进士。在山东潍县做了十二年知县。勤于政事。政绩显著。61岁。辞官回到家乡。到52岁时才有儿子。起名小宝,他对小宝十分喜欢。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他非常注意教育方法。

郑板桥教子的译文,郑板桥教子的短文答案(1)

郑板桥被派到山东潍县去做知县。将小宝留在家里。担心自己的儿子被娇惯变坏。所以他身在山东。而心念在家的儿子。他总想把儿子小宝委托堂弟帮助照管。会比自己更娇惯。所以他从山东不断写诗寄回家中,让小宝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小宝在母亲的带领下。一遍又一遍阅读这些诗句。从而明白了许多人生的哲理。

娇子如*子。这是多少人用血来换取的经验教训。郑板桥写信给弟弟,说我52岁才得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溺爱不是真正的爱。所以,他要弟弟和家人对小宝严加管教。弟弟和家人按照郑板桥的意愿,对孩子进行教育。收效很大。就给郑板桥写了封信。讲了孩子的情况,并说照此下去。长大之后,准是个有出息的人。能像你一样当大官。郑板桥看后,觉得弟弟对小宝太姑息了。这样做,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立即给弟弟复信说,我们这些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这便走错了路。做官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好人,品德修养高尚,有益于社会。

小宝长到6岁以后郑板桥就把小宝带在自己身边。他亲自教导儿子读书。要求,每天必须背诵一定的诗文。并且经常给小宝讲授吃饭、穿衣的艰辛。并让他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由于父亲言传身教。小宝的进步很快。当时潍县灾荒十分严重。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了。妈妈拿一个用用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节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走到门外。高高兴兴的,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小宝发现这个用饥饿眼光看的小女孩。立刻将手中的窝头分一半给了小女孩。郑板桥知道后是异常高兴。就对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

郑板桥对于女儿且非常关心。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女儿在诗画方面也达到了相当水平。眼看女儿到了出嫁年龄,还未找到合适的对象。他主动为女儿选择了对象。并且一反婚事大操大办的传统。自己亲自将女儿送到男方家里。让男方家人做了几个小菜以示庆贺。当他要返回时。才告诉女儿说,这就是你的家。你就安心在这里过吧。他为了表示自己对女儿婚事的祝贺。特意作画,一幅作为嫁妆送给女儿。

郑板桥非常注意对子女进行自立教育。直到临终前。他还要让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端,到床前。当小宝把做好的馒头端到床前时。他放心地点了点头。随即合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临终前他给儿子留下一首诗,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这则遗言。是对子女的嘱咐。也是他对子女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